认识蓝雪霏

标签:
杂谈情感蓝雪霏 |
8月30号下午,突然接到蓝雪霏教授的电话,约定第二天早上来寒舍小坐,一时感到有点意外。
蓝雪霏,漳州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毕业,双眼皮、高挑的身材,当年可是个青春靓丽的大学生。
如今的蓝雪霏教授已是福建音乐学术界的大姐大,在全国也享有名气,入选中国音乐学刊封页人物。身兼多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博导、研导、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等。
认识蓝雪霏教授是从她的专著《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开始, 443页、厚厚的一本,图文并茂,其取材大多来自田野调查,闽南大部,特别是漳州的各个乡村部落,都留下蓝雪霏教授的脚印。其耗费的时间、精力我想是不可估量的。
去年12月,在厦门大学中华儿女美术馆举办的2007海峡两岸南音艺术研讨会上,蓝雪霏教授和(台湾)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研究所李殿魁教授,共同主持了这次聚会。两位主持人诙谐,默契开讲带来了阵阵掌声。会议临近结束时,漳州师范学院南音学会会长许永忠上台介绍了我的闽台南音老唱片的收藏和研究,引起了蓝雪霏教授的注意,会议休息时我们聊了一会儿,随后我和漳州代表队就提前回去。
没想到今天能和蓝雪霏教授相聚在家里,用她的话讲那是缘分。闲谈中,得知蓝雪霏教授不仅要带博士生、研究生,还要上本科生的班,又身兼音乐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有时候真被压得喘不过气,话中显露出有点无奈。当话题转到漳州早期的歌谣、歌仔,蓝雪霏教授随即表现出极大兴奋,从她的眼里流露出对本土文化、艺术的钟情,我看到了一个从事近四十年音乐研究学者的执着,随着老式留声机传出的百年前的歌仔、歌谣时,蓝雪霏教授情不自禁的高亢放唱。整个上午就沉浸这样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