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地人生
军地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0
  • 关注人气:19,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一视同仁对北京孩子不公平?

(2022-05-14 12:12:46)
标签:

军地人生

时评

分类: 杂文评论


高考一视同仁对北京孩子不公平?

 京华时报今天刊登了一篇题为《非京籍考生:为什么自己一样学习却只能考高职》的消息,笔者除了从内心里发出与标题同样的质疑和呼喊外,不理解报道最后的那段话:“对于这次来之不易的高考机会,施乐说,开始她也不满为什么自己和同学一样学习,却只能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感觉很不公平,但又一想,如果外地户口的孩子都能在北京高考,对北京的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施乐说,关键不是看现在能考什么学校,自己要有出息才最重要。

     窃以为,这些话如果不是记者自己添加的,也绝不会是那个学生的心里话。据齐鲁晚报报道:2012年山东学生考北大清华比北京学生难18倍 北大清华在北京录取的考生是山东、河南等几个高考大省的总和。而据羊城晚报报道,2012年上海考生进复旦的几率高出山东考生374倍。有关部门怎么不让北京上海的孩子认识“关键不是看现在能考什么学校,自己要有出息才最重要”的道理,而愿意和外地孩子公平竞争?

    同样生长在炎黄子孙留下的这块土地,都飘扬着五星红旗下的蓝天下读书,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学生可以那样轻松地获得并其实不属于北京上海人创造的国家优质教育资源,而外地孩子要那样艰难?不在同一地方高考可以,但录取分数不该如此迥异。我不清楚,如果做到了高考试卷相同并在录取分数上的一视同仁,对北京的孩子怎么个不公平?政策莫非要引导孩子们不去发奋读书而去研究投胎艺术?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途径。考虑到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制定一些倾斜政策是必要的。比如老少边穷省份,初等教育的水平难以与北京上海等内地省市相比,加上发达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很难会选择到边穷地区去工作,高考录取对这些地区的孩子成绩有所照顾是可以理解的。给在见义勇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孩子以更多更好的培养机会也是应该的。而把本属于整个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倾斜给占户籍优势的平庸之辈,不仅不利于优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还会凉了莘莘学子们对祖国母亲的那颗火热的心,而后者是更大的问题。

    一名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全部在接受革命理想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教育,然而在高考这个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关口,却遭到如此与公平正义相违背的倾斜政策,让他们怎么去面对现实,理解并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身体力行地去弘扬社会需要的公平正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