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革命剃头匠到毕姥爷
(2022-05-14 11:03:11)
标签:
军地人生情感 |
分类: 摄影散文 |
在北京跟朋友去理发,走到阜成门外大街白堆子海军总医院对面的一条胡同里,看到了一排像自行车棚的房子,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宏伟创意理发店。走进屋子后看到,迎面的墙上布满了荣誉证书和奖杯。获奖证书上写着理发师的名字:柏宏。
柏宏获得的荣誉很多:第八届全国发型大赛优秀奖,第22届亚洲杯发型化妆大赛国家队队员,北京市第17届美发化妆大赛女长发金奖,第14届全国发型大赛女士发型优秀奖、男士发型优秀奖。2001年至2014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评为先进工商户和青年岗位能手……2010年获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
理发过程中,柏宏除了问我留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外,没有说过第二句话。当他助手的哥哥说,弟弟的耳朵听力不好,属于智障人。2014年7月,在北京市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参加美发师项目决赛获第一名。
用手机自拍理发照片,在屏幕上看到柏宏的动作和神态,我不禁想起了宏良。这主要不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宏”字,技术熟练到都让我想起游刃有余这个词,而是因为他俩一个口无遮拦一个寡言少语的强烈反差。
同为技术精湛的理发师傅,宏良被政府关进牢房,柏宏被政府授予特殊津贴。两种命运的形成,其原因除了时代不同外,少说为妙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法律中没有思想犯罪的罪名,但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你怎么想都可以,但你的思想一旦变成语言,就要有所顾忌,考虑一下它的社会后果。当今时代,虽然少见文字狱,共和国的宪法上还有言论自由的条款,但因不顾身份及与场合夸夸其谈而祸从口出的教训也并不鲜见。近期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毕福剑之门是否也能印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