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人都有起早贪黑的习惯。 到温汤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我就拿起相机出了门。刚到溪边,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里夹杂着一种石子碰撞发出的声响。循声望去,发现有个人影在弯腰挑拣石头,没等我看清面目,对方就与我打起了招呼:“哟,是小丁啊!你什么时候来温汤的呀?”他一边说着,一边往我这边跑,那兴奋的样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伙伴。
他叫徐有武,原上海沪闵中学美术教师,擅长中国画,连环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黄浦画院画师。原籍浙江永康的徐老师自1960年起自学绘画至今,从艺已达50余年。其前期作品多为连环画作,18年的业余创作,他共画了《送鱼》、《诸葛亮》等60本长篇连环画、48套短篇连环画,累计幅数达九千多幅,被业界誉为连环画坛的快枪手。由于其画风写实、严谨认真,《清兵入塞》、《激战黄龙府》等作品分多次在全国及地方的评奖活动中获奖,拥有大量连迷粉丝。
上世纪80年代末,徐先生转改国画,30年来,他兼收并蓄,融合多家,画风严谨写实,雅俗共赏,成就斐然。中国画有《胡公上书图》、《陆羽品茶图》等。除出版《徐有武画集》外,还有美术理论技巧方面的书籍《中国佛教图像解说》、《古代仕女画法》等。
认识徐老师,是因为退役后的我与退休后的他共同追求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都把江西宜春市的温汤镇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住在同一幢房子,房前有一条从明月山流下来的溪水,平日流水潺潺,似小鸟歌唱。雨天水流湍急,如黄河咆哮。千百万年的山洪冲刷,造就了无数千奇百态的石头,也给徐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徐老师除了在他的温汤之家完成上海各界人士向他订购的绘画作品外,还经常到野外写生,到溪水里捡拾奇珍异石。那些大大小小不同色彩形状的石头,加上他的诗画小品后,便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徐老的住处,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加工陈列这些石块。
徐老与老伴在上海与温汤两地交替生活,在温汤的时间多于上海。他说,过腻了大城市的生活,换个环境更有情趣,更利于健康。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好,吃的喝的基本上不用担心受“现代文明”的污染。尤其是这里富含硒的温泉水,可饮可浴,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直通家家户户的温泉水比上海的自来水还便宜,每天泡个含硒的温泉澡,那个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外,温泉泡脚是徐老每天早上坚持不懈的事情。小区里有一口温泉井,每天开放2小时给业主泡脚,双休日则全天开放。泡脚时间也是邻里之间交流的好机会,泡脚亭因此也成为徐老夫妇爽朗笑声的多发地。泡完脚之后,徐老会在山脚下接上一桶山泉水回家,他说:“这水用来洗衣,越洗越白;用来做饭,越吃越香。”
徐老师的儿子也是一位画家,也非常喜欢温汤,很多人也称他为老师。为了避免喊错人,有人提议喊当父亲的画家为徐老师,喊当儿子的画家为徐大师。前年5月,徐大师带着朋友上明月山,不慎被石头绊了一下,踝骨骨折。我给了他一种可以迅速缓解疼痛,促进骨折生长,防止骨伤后遗症的药品。徐大师和徐老师一定要给我画一幅画作为感谢。去年十月,徐老师来温汤时带来了大师给我的2幅画。这让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他父子两个所画作,随便出手就是上万元。徐老师说,小丁我们是朋友,我们的友谊怎么能用钱衡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