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是《石头记》之石头的第一形象
(2024-09-03 12:23:45)
读《石头记》一书,首先要对石头有“记”的第一形象。没有“记”的第一形象,就谈不到读《石头记》:
一、女娲氏练石补天,将未用之石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是该石为“记”而生。
二、该石被变成“通灵宝玉”,是为了该石能够被“夹带”于中而“记”之需要,而作出的调节。
三、神瑛绛珠等,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通灵宝玉”被“夹带”于中,则能“记”之。
四、贾宝玉衔“通灵宝玉”而生,是主人公与为之而“记”的石头,同步来到人间。
五、“通灵宝玉”系在贾宝玉脖子上,既“记”贾宝玉之人生,又“记”林黛玉等女子人生之“薄命”。
六、“通灵宝玉”归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复原本质,以“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的《石头记》,予以公示。
前一篇:《石头记》的两条中轴线有何不同?
后一篇:石头撰《石头记》——作者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