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事隐”——以石头取代作者为目的
(2023-08-23 08:43:14)
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什么是“真事”。
作者因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曾历一番梦幻之后,而用“假语村言”,敷演出神瑛绛珠等,从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梦幻之“离恨天,灌愁海”。此为“真事”。
“真事隐”的目的,在于将作者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的神瑛绛珠之说的“真事隐去”,而借被“夹带”于中的“通灵”“记”之,从而达到以石头取代作者之目的。
“真事隐”,隐去了作者,取而代之的则是石头,故曰《石头记》。故《石头记》一书,因“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font>石头记>一书”,而没有了作者。
前一篇:《石头记》——“补天思维”的结终
后一篇:“补天”的结束与石头再就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