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的价值与力量

标签:
人道轰炸日本飞行员大桥梁思成英国杂谈 |
(题记:很难用一个“忙”字来解释居然有8个月没有更新博客,以至于受到一些朋友的批评,尤其是老同学高源的批评,为此,从今天开始,要勤奋一点,努力一点,争取多写一点。)
http://s9/middle/5ae9aa7ex8e0011e68e48&690
(摄影师镜头下的Forth Rail Bridge犹如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英国留学时,曾坐火车从圣安德鲁斯去爱丁堡旅游,途经Forth Rail Bridge 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桥,建于1890年,大桥全部用钢铁建造,整个桥身都被涂成了红色,非常壮观,非常耀眼,也非常有艺术美感,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工程杰作之一,至今仍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视为英国的骄傲。据说整座桥梁若全部油漆一遍之后,前面的已经褪色,就又得开始重新油漆,由此产生了一句英语俗谚: Painting the Forth Bridge——形容某件工作反反复复,总也做不完。不难想象这座大桥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行的英国朋友告诉我,二战时,一德军飞行员奉命轰炸该大桥,但飞机抵达时,恰巧有一旅客列车通过,于是,该飞行员毅然放弃了轰炸计划,从而保全了大桥,也保护了一列车旅客的生命安全。据说,该飞行员返程后并没有受到惩罚,而爱丁堡的二战史则记录了这个战争时期的人道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似乎任何轰炸和暴行都能找到理由来申辩、来掩盖、来解脱——尤其对于一个执行命令的普通士兵而言。
然而,这位德军飞行员却选择了放弃。我不知道飞机到达轰炸目标时,是否确有一列客车通过,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这位有良知的飞行员为了保护这个堪称人类建筑精品、艺术杰作不至于被战火毁灭而编造的一个理由。
是的,极端的战争,残酷的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仍旧有人类良知的底线,仍旧有人道光辉的闪耀,仍旧有可歌可泣的放弃……
想起另外一个故事:1945年,美国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梁思成给美国空军司令部写了一封信,要求不要轰炸日本的奈良和京都,以保留那里大量的仿唐古建筑群。激战正酣的两军对垒之际,一个第三国的平民发出的声音显然微不足道,然而,美军居然也接受了梁思成的建议。为此,战后的奈良给梁思成塑了一座雕像。
这就是人道的价值和力量。
雨果曾经说过:“在革命的绝对价值之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人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