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谈东部华侨城项目策划
(2008-09-13 17:40:38)
标签:
杂谈 |
余秋雨谈东部华侨城项目策划
【一点说明:著名学者余秋雨与妻子马兰与我相识多年,我们曾就许多问题进行过广泛的交谈。余老师也曾受聘担任过东部华侨城的特别顾问,策划过《三洲田》电视剧本的创作(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投入拍摄)。余老师还曾多次应邀考察东部华侨城项目,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与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国民党元老白崇禧之子)、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的那次考察。下文是余老师于2006年1月14日晚就东部华侨城项目策划谈的建议和看法,曾引起华侨城高层的极大兴趣和重视】
一、关于“文化名人园”的建议和构想:
“名人园”的想法很好,如果操作成功,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推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名人在此留下的手稿、墨宝和工作、生活照片,都将成为一笔珍贵的文物和财产。同时,也与深圳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规划相一致,可望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具体而言,“名人园”的构想应该有以下特征:1、名人没有产权。别墅的产权仍属于东部华侨城。2、名人要在这里工作(或者说住过)一段时间,但具体何时住,住多久,应由其本人决定。3、名人对以其命名的别墅拥有使用权,尤其是要有完全属于个人空间的工作室。但别墅的其它空间在其本人不使用的前提下,可作商业用途对外出租。4、邀请的名人不宜太多,应控制在10人以内,可涉及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但必须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5、关于“名人园”别墅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年限,可通过双方的合同或协议予以规范。
二、关于“茶翁古镇”的对联、餐饮和戏台演出:
选择的对联一定要是经时间筛选而流传于世的禅诗、禅句,以体现“禅茶一味”的意境和格调,应出自名人或书法家的手笔,形成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一些堪称“绝句”的著名禅诗,如慧能的禅诗,可刻在石碑上,使之成为景观。
“茶翁古镇”的餐饮应是素餐,以山珍为主的素餐以及茶点,形成“禅、茶、斋”的特点和卖点。素餐要是真正的山珍和素菜,但要系统并形成规模,有比较多的选择,让请客的人感到体面、雅致和品位、格调。例如位于北京和平里中国文联大厦附近的“静心莲”素菜馆就做得非常成功。它的蘑菇,有来自五台山、九华山或峨嵋山的,材料丰富,有很多种选择。菜名也很有特色,如仿牛排叫“铁砂掌”,仿香肠叫“一指禅”。
古戏台的演出方式和剧目、剧种,要请对中国演剧状态非常熟悉、了解的独立机构作很好的分析和研究。戏台的演出必须有间隔、有预告,让游客和观众有期待。剧目和剧种应该有变化、有新意,如地方戏曲,可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河南月”、“湖北季”等等,并在媒体上提前预告和宣传。
邀请来的剧团,要有两个前提条件:1、演员要年轻漂亮,尤其是男女主角;2、声乐、唱腔要符合现代审美感觉。昆曲《牡丹亭》的成功,就是基于这种古典美和现代美的完美结合。
三、关于剧场装修风格和音乐节:
剧场的装修应该俏皮一点,不能太追求所谓“古典”。总之,不要常规,要奇特,不要意义,要美丽,要自然生态的美丽,让人心动的美丽。
乡村音乐节不要局限于欧洲,可考虑更宽泛、更国际化一些。其实,乡村音乐最精华的东西在南美、非洲和东南亚,欧洲在这方面反而逊色一些。
附文:
著名学者余秋雨、白先勇等考察东部华侨城
2006年1月2日下午,应翦迪岸副总裁的邀请,著名学者余秋雨、白先勇(原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之子)和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一行到东部华侨城考察,筹建办副主任袁铁坚出面接待并向宾客们介绍了东部华侨城建设背景和现状。
余秋雨先生一行参观了刚刚落成的大侠谷自然之门广场、云中部落工地并乘坐电瓶车游览了秀丽的茶园风光。作为东部华侨城特邀顾问、曾多次来到项目考察的余秋雨先生连连惊叹变化巨大,称赞东部华侨城进展迅速。白先勇先生对项目建设中富含文化底蕴、与自然协调相处的设施、景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表示项目开业后还要来看一看。王纪言台长表示将充分利用凤凰卫视的传媒优势,与东部华侨城一道,共同打造三洲田这块“风水宝地”;同时,他还就项目策划提出了许多创见和建议。
翦迪岸副总裁在茶园工地办公室会见了余秋雨先生一行,并与客人就东部华侨城项目名称、市场定位、宣传策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