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5ae80e81g83b20b96ef9f&690
《是谁咬了我的大饼》,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就会引起小朋友的思考,会吸引他翻开图画书的第一页。一只小猪躺在一块看起来就很美味的大饼上,此时的大饼是完整的,小朋友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在大饼上出现了半圆形状的缺口,“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小猪开始寻觅那个咬大饼“小偷”。他遇到了小鸟,便问小鸟有没有咬它的大饼呢,小鸟说没有,可是要怎么证明小鸟的清白?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悬念。对!让小鸟咬一口,小鸟咬下的痕迹是尖尖的,与偷吃大饼的小偷留下的痕迹不一样。于是小猪继续寻觅,它又遇到了小兔子,问了小兔子同样的问题,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来鉴定小兔子是不是那个偷吃大饼的小偷,可是小兔子咬完大饼留下的痕迹也与那个偷吃大饼的小偷留下的痕迹不一样,就这样,小猪又遇到了狐狸、鳄鱼、河马,它们留下的牙印与那个偷吃大饼的小偷都不一样,可是,此时小猪的大饼已经被咬去了一大半了,小猪累了,它自己还没有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呢,于是它也咬了一口,就在这时,小朋友发现了吗?小猪留下的牙印是不是与那个偷吃大饼的小偷留下的牙印一模一样呢?最后一页,作者了一张被咬掉一半的大饼,上面留着参差不齐的牙印,到底是谁偷吃了小猪的大饼,小朋友一目了然。
http://s15/middle/5ae80e81g83b20e2a5b8e&690
故事的最后对应的是一开始的设悬,但是这次没有直接来释悬,画面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两个相同的牙印都是小猪自己咬的。看到这个结局,带给孩子的必然是一阵阵的大笑。
惊奇的结局要有最好的效果,不是给孩子无法预知的意外,不是突然吓他,而是在故事中层层铺排,慢慢地把孩子引导到谜底的门前,让他自己把门打开。当他打开门的那一刹那,他想的不是:“怎么会这样?”而是“我就知道会这样!”
春天到了,和孩子一起在阳光下一边吃着饼干,一边听着这个有趣的故事,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现在就打开书本吧,尝试着借助绘本亲近你的孩子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