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园杂记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是岸 |
三蒸三晾的红枣,耗时一天,入口绵软香甜。中成药有这蒸晾的方法,甚或九蒸九晒。比如姜粉,每次蒸一个时辰,晒一天,如此九道,磨粉饮之。何首乌的制作更为讲究,备黑豆三斗,每取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中,铺一层黑豆,一层首乌,重重叠加,上火蒸,至豆熟,为一蒸。将熟豆去除,待何首乌晾干,为一晾。如此反复九道始成。
他说,炮制豨签草也大致如此,取豨签草枝、叶、花切成小段,入甑,洒酒与蜜搅拌均匀,蒸之,然后晾晒,重复九道,磨研成细粉,用黄酒调合,团成豆大的蜜丸即可。
你说洒上蜜与酒的药丸,会不会与糖豆一般?
那就尝尝呗。
可我没病啊。
母亲在家晒牡丹花和牡丹叶,还有蒲公英。
蒲公英泡水煮粥不稀罕,晒牡丹花和叶子有啥用?
泡脚。母亲说的不容置疑。
只听说牡丹枝干的皮可用来泡脚。
哎呀,这说来说去的还不都是牡丹嘛,一回事儿。
植物若是入药,有生熟之分,根、茎、叶、花功效各异。
就是泡个脚,不碍事,这牡丹叶、花好不容易长成,舍之可惜。
这牡丹花,你想咋吃?
白牡丹花炖银耳羹绝配,牡丹花泡茶,能祛斑。
春一见暖,母亲就泡上葫芦籽,每天晒太阳,隔日一换水,眼瞅着春没几天了,葫芦籽没一颗发芽。
我的园子,却径自拱出好些棵葫芦苗。
母亲说,应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
想想该是去年做葫芦罐掏出葫芦籽,随手扔在地里。
许是时令不等人,母亲把泡着没发芽的葫芦籽扔了,再寻了葫芦籽直接埋地里,一得好天儿,当院坐在藤椅上,晒着老阳儿,眼睛直勾勾地往地里瞅。
他说,挪几棵葫芦苗给母亲大人不就行了。
母亲哪看得上咱的葫芦苗。
怎就看不上。
做葫芦罐,选的是歪瓜裂枣的葫芦,这葫芦籽再长成葫芦能好到哪去,母亲种葫芦,精选品相好的葫芦取籽。
敢情葫芦也有尊卑啊。
从问君那拿来的老风箱,涂上蓝色,画了只白猫,猫身衬着桃花、桃叶和桃子,摆置在蓝色影壁墙边上。
影壁墙前的木香疯长着叶子,花未开一朵。
他说,别人家的木香都长骨朵了。
我也觉得蹊跷,去年买时枝子带着花来的。
邻居在墙头那边说,你的木香是小苗,得长四五年才肯开花。
天哪,花开了,岂不人也老了。
说起老了,想起几日前读到的小诗:这路途,恰好面朝落日,一日比一日衰老,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