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冒着小雨,在万年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树平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天下第一陶博物馆。
陶器,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它不仅能盛食物、装食物和贮存食物,还能把食物煮熟,蒸熟,还能用来喝水、吃饭。
据记载:
2008年7月18日,北京奥运开幕的前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华夏之都。崇文门,新落成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隆重揭幕,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众多璀璨华丽的展品之间,一件朴实无华的夹砂红陶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艺术珍品,经碳14测定,距今17000年历史,属旧石器时代;它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用24块出土夹砂红陶片修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陶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陶”。
发现“天下第一陶”
仙人洞,位于万年县大源镇,大源河属乐安河水系。1962年、1964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队和省博物馆考古队先后3次对仙人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骨、蚌器、陶片和动物骨骼、火堆等文化遗物。
仙人洞的堆积为上下层,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差别,上层距今1400
年-9000年,下层大约距今2000年-15000年。但不久以后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使这处重要古人类遗址研究整整推后了30年。
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批准,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为中方领队,美国文化财产委员会、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为美方领队,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万年县博物馆和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联合组成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开始了对仙人洞和距仙人洞800米的吊桶环等地的重点取样和发掘。
仙人洞下层堆积层共出土388块陶片,都是质地粗糙的夹砂红陶,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原始性尤为明显,仅复原一件夹砂红陶罐。这些原始陶片的陶胎多用泥块分片贴拍,有的底部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型主要是直口筒腹圆底罐形器,外表绝大多数饰绳纹。上层堆积层出土的陶器变化较大,以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夹蚌红陶、泥质红陶、细砂和泥质的灰陶。器型除罐外,出现了豆、壶等。
前后5次的考古发掘和经碳14的测定,一个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完整文化演进地层,横空出世,距今17000
年前的人类早期的原始陶瓷和距今13000年前人类最早培育的水稻硅石,成为石破天惊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