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秋博饼),流行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盛行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清代康乾时期的《台湾府志》曾有过相关记载,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及台湾地区会以家庭或社团为单位,自发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参加者们以六个骰子轮流投掷,博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第并按等第获取大小不同的月饼,博饼的游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于生活情趣,历来为广大民众们所喜爱,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申报的中秋节(中秋博饼)经国家最高机构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5”!
“此传统非遗习俗由郑成功发明,博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们的奖品,传统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共计一会,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鸦片战争以后,厦门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博饼习俗进一步盛行起来,由家庭游戏发展为亲友们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
“博饼的规则:把月饼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用6颗骰子放在大瓷碗内投掷,博饼规则主要有30款:一秀、二举、三红,分别以出现一颗红四、二颗红四、三颗红四为得饼,状元是以出现四颗额外个如红四点、两颗红一点为最高级,称“状元插金花”,可获状元和两个对堂共3个大饼,获状元的以出现四颗四点红为起码级,其中,又发四红带多少点比大;“五子”出现即压过四红,即“五颗”除五个红四以外的任何五看到颗一样算为“五子”,又以带多少点比大,“五红”就是出现五个红四点,压过“五子”,其中,又以带多少点比大,称为“对堂”的榜眼、探花出现一至六点都有得饼,此外,还有极少出现的“六朴红”,即六颗四点出现,“六朴红”得主,就可得全部会饼,但一般友好相处,得主只拿状元和对堂,其余就分送给大家吃,“六朴黑”是指出现除六颗红四点以外的任何六颗相同的,“六朴黑”出现,大家可熄灯抢饼,但一般不再采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厦门市中秋民俗文化研究会获得“中秋节(中秋博饼)”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2年,中秋节(闽南博饼习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内容为节选部分、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