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昨天前往的市区学田菜场那里,找那位葛师傅(图1、下岗前是市里合成纤维厂的钳工、图2为旁边的修鞋大爷)手工修补、妈妈的另一双、也是以前在苏州古城区临顿路买的北京布鞋,今早先到市区长桥相邻的电信局对面的濠阳小筑(张謇晚年故居)简单拍摄,前院的垂丝海棠得以保留,所穿浅蓝色牛津布(纯棉)男式衬衫是本月初在市区大润发总店所“淘”,以前一直有卖,如今打折售卖,选了最大尺码,所穿黑色牛仔裤是上月中旬在港闸区万象城的“优衣库”连锁门店所“淘”,源于要穿得宽松舒服!
濠阳小筑去年秋天恢复开放,内里经过改造,将粉色茶花移栽到白茶花旁边,前院清理了部分绿化、摆放张謇塑像和种了一些竹子,后院两棵垂丝海棠和绿色草坪全被清理,替换为这棵去年3月运来、长得比房子还高、修剪过的垂丝海棠,后院“福来”是进驻的咖啡和茶饮,厕所旁边的芭蕉换成两棵紫玉兰,进驻物业也换掉了,这里是当年为张謇诞辰150周年而修缮、售票开放,后来改为免费开放!

2013年3月首次走进濠阳小筑,才知前院的粉色茶花和垂丝海棠(下图2和3)、中间院落的两棵100多年的白玉兰树和本是市郊狼山盆景的白茶花,以及后院的两棵、每年清明时节开花、绿色草坪的垂丝海棠(下图4和5),当时所见,两棵茶花都已花谢,2014年3月初和白山茶达成合影心愿,这一年正是30岁的年纪,也唯有这一年花开最好,此后至今再也没有如此盛放!
濠阳小筑后院锁着的小门里就是进驻多年的张謇研究中心,名为“因树斋”,历史时期是“玉皇大帝庙”旧址,仅剩这么小的空间,改造为“阳光玻璃房”的办公区域,一些中老年男性“进入”成为内里员工,每天喝茶看报纸,这是相熟南通网友“笑荷”叔叔以前用相机镜头伸进去拍摄的,这个小院子是历史时期、张謇借给沈寿居住过的地方,沈寿是苏州木渎镇人,故居仍在苏州木渎镇,改建为售票美术馆,她早年受邀来南通担任张謇创建的女红传习所所长,病逝于南通,曾和丈夫赵绘在市郊狼山景区(“因主动供奉大势至菩萨而得名中国八小佛教名山之一”)里的“沈寿赵绘楼”也住过!
沈寿艺术馆新馆和老馆、市文化宫(市总工会旗下单位)、赵丹(赵凤翱、山东人、出生在扬州、成长在南通)故居、“韩国屈原”金沧江故居纪念馆、南通电信展览馆(不对外开放)等都在这里紧邻,过往博文都有拍摄和网摘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