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来北往768
南来北往76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362
  • 关注人气: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6@365新闻阅读

(2024-12-01 11:45:33)
标签:

365

“上海市徐汇区”

“宛平南路600号”

“精神卫生中心”

新闻阅读

  600号的月饼火出圈,几乎在一夜之间,这款小小的金镶玉造型月饼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宛平南路600号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门牌号,这家始建于1935年的医院是上海唯一一所精神卫生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面对600号的月饼走红网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后勤保障部部长戴民很淡定,她直言:“火爆并不是月饼本身,而是大家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对我们这家专科医院的关注,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精神健康”!

  “今年(2021年)8月,一场名为《线条、颜色和故事》的原生艺术展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在日间康复中心走廊上,一幅幅由患者们执笔的画作,静静地挂在墙上,向参观者们展现一个个复杂、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600号的月饼走红网络,600号的画廊成为热搜……“600号”出圈背后是人们对精神障碍的看法由神秘、恐惧转向包容,热闹过后,探讨也在回归理性"!

 “吃了600号的月饼,更精神了,“月饼常有,精神卫生中心的月饼不常有”——这句话道破了网民们疯狂求购600号月饼的心境,有人说“想去该医院挂号,买个精神饼”,也有人调侃“吃了600号的月饼,更精神了”,600号的月饼火出圈,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金镶玉广式月饼上印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字样及医院Logo(标识),仅向医院职工们售卖”!

  600号月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这款月饼火了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又于2021年9月1日上新了苏式鲜肉月饼,每个月饼表皮上都印有“600号”字样,外包装纸盒上是1:1打印而成的“宛平南路600号”门牌号,2021年9月1日上新的600号苏式鲜肉月饼及包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传科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乔颖表示,“一开始,食堂生产这款月饼时,还在担心是不是没人买,没想到那么火,也引发了那么大的社会关注”,其实,非官方出品的“600号”文创产品也不少,基本来自网友们的创意,印着“宛平南路600号”门牌的T恤衫、印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Logo(标识)和“出院留念”字样的白色搪瓷杯……人们日常聊天时,也乐于使用“600号”相关“表情包”,其中最火的是“2个穿白大褂的医生们挽着一个病人说”:“跟我们回宛平南路600号”!

  “2021年9月1日上新的600号苏式鲜肉月饼及其包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接纳是走向康复的可能,600号 “出圈”了,医生们也在思考,如何呼吁更多人包容、正视一个事实: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强迫症、失眠等精神类疾病,有时就在身边,在近期脱口秀节目上,选手Rock直言曾患抑郁症,每天一起床,他的脑中就仿佛有人问:你觉得你的生活有意义吗?你觉得你做的事有意义吗?你有想过失败后果吗?2020年9月,一名网名为“少女神婆婆”的进食障碍女孩将自己的故事拍摄成纪录片、发到B站上,近一年来有67万名网友们观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该院门诊接待的进食障碍患者们接近3000人次,而在2002年时只有8个病人”!

 600号月饼,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对于该医院门诊量攀升,乔颖感受非常直观,她刚当精神科医生时,一天门诊量约20个病人,这些年来,病人们越来越多,如果不限号,一天,一名精神科医生的门诊量可达100个病人,在精神卫生中心,医生们遇到的患者们会因各种问题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乔颖说,她的精神科门诊中,约一半患者们想过死亡,不过,一定程度上,病人们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有了极大转变——人们开始坦然面对内心问题,慢慢理解与接纳,只有理解和接纳,才有走向康复、走向社会的可能”!

 来自网友们创意设计的600号出院纪念杯  网络截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谢斌坦言:“如今,人们谈论600号时,更多是调侃和自嘲,尤其是年轻人们,慢慢不把它当成一个很恐怖的东西,开得起玩笑了,在上海市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谢斌不止一次讲解、如何排解疫情期间的情绪,新冠疫情的发生或许是精神类疾病广受关注的原因之一,疫情中,医院不断搜集网民们的心理需求,给予精准回答,医院服务号上发布的心理健康问答,往年点击量在25万-28万左右,2020年首次突破35万,单篇点击量以往在2000次-3000次,疫情期间超过8000次”!

 “我们关注到,越来越多人愿意在网上写下内心矛盾与看病经历,譬如写自己在精神病医院的住院经历和体验,也有人宣泄自己的情感,以前,网友们在我们医院服务号上的留言,几乎只是咨询如何看病、配药”,谢斌说”!

  “来自网友们创意设计的600号T恤衫,网络截图,谁人不是“笼中鸟”?“精神障碍患者们究竟什么样?”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医学专题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中有一集《笼中鸟》,聚焦的就是精神卫生中心的数十名患者们,采访中,一名患者写下题为《笼中鸟》的诗,也是片名由来,镜头记录到该患者与护士对话,护士问 “小鸟是谁”,病人答:“是我”,他还告诉护士:“每个人都是一只小鸟,或在空中,或在笼中”!

 “此时,弹幕总会飘过“他们真是精神病人吗?看着不像啊,感觉他们很正常啊”,也有人评论:“谁还不是个病人?难道笼子外的人们就正常嘛”……筹拍《笼中鸟》前,该医院面向40名患者们及其家属们开展了一次意见征询,有20个患者们和他们的家属们同意拍摄”!

 “这部医学专题纪录片中,患者们来自各行各业,不论学历,不论出身,不论年龄,有物理学博士,有精通小提琴的音乐好手,也有在读大学高材生,针对公开播放可能带来的争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多次进行专家讨论,片子最终获得成功,也让社会大众认识到,精神病人们也有温柔、可爱的一面,有些甚至才华横溢,会写诗、会跳舞、会画画、懂音乐,“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精神病人们伤人的新闻,大家久而久之也对精神病人们很不友好,排斥这一群体”,乔颖说,事实上,这类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00个病人中或许仅0.5-1个,这些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行为发生概率,和普通人们没有多大区别,普通人们也会因生气、暴躁从而出现打人、伤人行为”,乔颖直言:“应该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精神障碍患者们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让社会大众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恐惧”!

“sweet home未来会有更多尝试,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很多医生们致力于让大众更多了解精神疾病,陈智民就是其中一位,也是“600号画廊”策划人,600号画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病人们就这个医院画廊中的艺术家们,一名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在自己的作品《飞鸟与鱼》的旁白中写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和鱼的距离,一个在天上,一个深游海底”,还有一幅画叫《不是梦》,一位有着蝴蝶身形的人,长着细长的手、脚,手指上画满色彩斑斓的指甲油,作者告诉陈智民,他想像蝴蝶一样飞到外面去”!

 精神障碍患者的画作《不是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如今,关于这场画展的视频报道播放量有近200万,“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看个画展”的话题在微博有超过7300万的阅读,今后还将与刘海粟美术馆一起合作,每隔2-3个月上新一次,陈智明这样讲述办展初衷:“公众们得了糖尿病,去医院治疗,但患了精神障碍却不一定意识得到,社会大众普遍惧怕精神障碍,这一问题在医院内部解决不了,精神科医生们必须走进大众,去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观念,600号画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供图”!

 “如今,“600号漫画”也在尝试中,2021年9月10日,该医院公众号发布的“世界预防自杀日”推文,以漫画形式表达了一名来自离异重组家庭、得不到父母关爱而企图自杀的孩子与医生们之间的真实对话,未来,“600号戏剧”也将成为一种可能,目前,该医院已在与宛平剧院一起商讨合作方案,有望尝试用“艺术疗愈”方式,为更多精神障碍患者们提供治疗服务”!

 

 “乔颖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护人员们更喜欢把医院称作sweet home,就是希望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们投入更多关爱和重视,但也不希望让大家认为精神障碍患者们“不是疯子、就是天才”,“我们只希望社会像对待一般病人们那样来对待精神病人们,他们没有那么让人害怕,责任编辑:李娜”!

  本篇新闻摘自相关新闻报道、均为原版新闻配图、仅供参考!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336@365新闻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