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后的铁佛寺,红墙迤逦,花木扶疏,已是湖州人民的游览之所,国际友人们也常来观光,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铁佛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佛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原名开元寺,初为尼寺,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僧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为开元寺,供唐明皇“真容”,北宋乾兴初(铁观音基座盆铭为天圣三年,即1025年)有僧鉴真铸铁观音像,置于开元寺东南隅(即开元寺东廊),号铁观音院。
熙宁元年(1068年)易赐“寿圣观音禅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改为“广福观音禅院”,内供铁观音像,元末(1368年)广福观音禅院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移寺于今址,改名为铁佛禅寺,
1963年,铁佛寺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铁佛寺重修一新,充实几件珍贵文物,增置原存天宁寺的唐会昌三年(843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和元代赵孟頫手书“天宁万寿禅寺”巨碑等二件珍贵文物,及日本宝永三年(1706年)造铜钟(高1.6吨,重约1.5吨)一只,此外,院内还有一口距今500多年的汉白玉古井。
铁佛寺,原名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在开元寺东廊,名广福观音院,立观音像,西南隅有智者院,供奉普贤造像,因开元寺屡遭火灾,佛像屡造屡毁,相传到唐天宝元年(774年),鉴真大师三次东渡日本未成,曾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经越州(今绍兴)、余杭来湖州讲经授戒,开元寺大师们向他谈及开元寺常遭火灾,佛像每每补毁之事,鉴真大师提出铸一尊铁之观音,因为条件尚不具备,未果。
到宋天圣三年(1025年),方始承鉴真宿愿,铸成铁观音像,从那以后,观音院里佛灯长明,香火极盛,当时,苏杭二州都有成批的香客们前来敬香朝拜,元末广福观音院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址,改名铁佛禅寺。
宣德八(1433年),僧昙壁又铸大铁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创慈云阁,寺院又呈兴旺景象,但到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又遭兵毁,正法眼藏被焚,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佛立在露天,同遭风吹雨打日晒,三尊大佛上出现锈点,唯铁观音不蚀不锈,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观音殿,光绪初年(1875年)又重建铁佛殿,铁观音和三尊佛像,又开始“承受人间香火”,民国七年(1918年)为鉴真大师传授“幽冥戒”时再至扬州请来“正法眼藏(法卷)”,民国三十年(1941年),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代主持,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重修,铁佛殿增塑阿傩,迦叶两尊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
1978年后,浙江省政府先后拨款由原嘉兴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施工进行重修,铁观音造像重新耸立于大殿之上,失手修复,历劫再造,佛相重现,观音殿上有李碧岩撰、沙孟海书的一副抱联,文曰:“铁佛成像,经六朝妙手,当灾无损慈容神采,匠师造型,运三昧丰姿,阅世欣看艺术巧功”,极好地概括了铁观音像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奕奕生辉的艰难历程。
修复后的铁佛寺,充实了几件珍贵文物,将原天宁寺旧址保存的唐会昌三年(843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和《天宁万寿禅寺》巨碑迁入寺内保护,《天宁万寿禅寺》巨碑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悦项受住持释淳明所托书此额,屡书不就,偶于僧厨文桌上书之,遒媚斐伟,遂以桌面立为匾额,后又勒石置于山门。
铁佛寺分前殿和后殿,慈云阁、观音殿,前殿正中有一尊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铁观音造像身高2.5米,重约1.5吨,身向右侧立,发髻高踞,面颊丰满,两手交叉胸前,似谛听梵音,赤脚露趾地站在莲花座上,体态呈S形,而莲花座一反常形,倒扣在地,其造形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仪态端庄,眉目安详,神姿飘逸,衣褶流畅,整座佛像娴雅婀娜,造工精细,浑然一体,是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
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日本诸国都曾有代表团和艺术家们来参观,或题诗、或留言,有的代表团赞誉铁观音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维纳斯”。
陈列于后殿正中的一口日本铜钟,据考铸造于日本宝永三年(1706年),钟高1.6米,重约1.5吨,日本明治维新时,佛教一度冷落,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创始人胡光墉东游日本时,购得铜钟若干只,运回国内、分赠各寺院,现仅存杭州岳庙及湖州铁佛寺各一口,此外,铁佛寺大院内还有一口围以汉白玉井圈的明代古井,据传,此井是明宣德八年(1434年)为僧昙壁所造,已历五百余年,此井无论“天旱水涝,总是不深不浅,不污不浊”。
智根法师于1988年在上海玉佛寺出家,曾就读上海佛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现为湖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吴兴区佛协会长。
本文所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摄影:“妙雨”!
本文内容摘自网络、均为原版配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