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原名“十样景”,在众多唢呐曲中最具代表性,将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一种极致,《百鸟朝凤》的乐曲声中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能听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百鸟朝凤》是唢呐曲目里,技巧最全面的一首,对吹奏者们来说,这首曲子要运用唢呐吹奏技巧中特有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以及吞、吐、垫、打、抹、压等,还有舌冲音、气冲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等高难度技巧!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们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七十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百鸟朝凤》不仅是一首唢呐曲,还被改编成古筝曲、手风琴曲、钢琴曲等,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根据《百鸟朝凤》创作了同名钢琴独奏曲,在保留原唢呐曲特点基础上,王建中结合西方音乐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法,对原曲旋律和段落结构作了适合钢琴弹奏技法方面的调整,在吸取唢呐吹奏特色的同时,又运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发展手法,对其进行精简和统一,并加入富于民族色彩的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