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世界遗产)仁寿殿前的龙雕(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龙是中华民族和古代王室的标志,是中国元素中最为神奇的图腾代表,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都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全世界的中国人们都以龙的传人自居,传说中的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特征,身上有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中国人崇拜龙的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龙的神秘和形象伴随着王朝更替,历史演变,循环反复,生生不息,延续到唐宋时期,那时的人们对龙也有一种特殊而异样的感情”!
“九龙图卷、陈容画(南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唐宋文人笔记中,记载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似乎代表着那时的人们对于龙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厚的感情,其中不乏许多奇妙而玄异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有几分疑惑,难道所有神话和传说都是无稽之谈或荒诞不经?难道古人们只是出于美好想像而臆造出这么多有关龙的故事?有没有可能、曾经存在着一种外形颇似龙的动物?或者是许多奇妙天象中冥冥隐含着一种难以解释的天道?或者是人们只是把一种期盼和愿望强加在龙身上,这里面究竟寄寓着当时的古人们怎样的价值判断?否则,为什么关于龙的传说生生不息,口口相传而且言之凿凿”?!
“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王氏建后蜀,当时的梁州有一场大旱,人们四处祈祷、均无所获,有一个僧人云游到梁州,声称能降雨,这个僧人求雨的方法很古怪,他让人们准备了一个非常大的能贮水的瓮,然后,坐于其间,以水淹灭其顶,孤坐其中三天,居然天降大雨,当时的州官们非常诧异,盛情款待,老百姓们也云集府门,争睹其颜,此僧不知所终”!
“有一天,另外一个僧人遇见了他,问他究竟运用何等法术、竟能降雨?此人说“此乃闭气之法,练习一个月、就能学会,本法于深潭中做庙宇,与龙相系,龙为定力所制,必能使其惊动,因而致雨,但若不隐藏在瓮中做法,必定会为此龙所害”,“玄妙乎?这个僧人难道真地练就了辟谷之术或现代武侠小说里所说的龟息大法?人神相通且有缚龙之术?还是此人有着鬼神难测法术,善于观察天气风向,提前预知梁州很快就会降雨,专此故弄玄虚?反正,神龙能降雨是彼时的人们坚信不疑的”!
“古人们曾记载了、当时许多地方都有龙的隐身之处,许多人都见过龙,龙这种神物究竟是存在于人们心里,还是一种像龙的动物而以讹传讹,或者是人们有意识地把俗物神秘化,这样作的本意究竟何为?据记载,后蜀时,夔州的大昌盐井水中往往有龙,或白或黄,波光粼粼,搅之不动,只有泡沫而已,当时的人们都不感到惊奇,而秭归的永济井卤槽上留有龙的蟠纹,与大昌人们所见之物无异,有见识的人们说是龙有灵瑞,如今见龙升天,其身形留存卤中,所以,难以呼风唤雨,当时的云安县有一座汉成宫,山顶有一个天池,深七、八丈,内中有一动物,长八寸,五颜六色,经常跃于水面,像小龙,而夷陵清江有一狼山潭,其中有龙,当时有一个土豪、祈雨而见之,当时见水面露出锦被,还浮出非常大的木头,横塞于水面,像是龙的巢穴,而在遂州的高栋溪潭边,每年都有人见到龙,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虽说法不一,但都对龙的存在毫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