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湖南和贵州、苏州自由行的有些照片在拍摄后,想想还是删除了,比如抵达湖南岳阳东站(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当天下午就起风降温,下起小雨,天气蛮冷,撑伞走在坐公交抵达的老城区的步行街(岳阳火车站附近的市中心区域)那里,看到一家商场外面有两个黑色雕塑,分别是“龙头马身踏着云彩”和“国外面具铠甲勇士”,上面的简介写着,前者出自古代典籍“《伏羲图》的龙马守护神”的相关传说,寓意“幸福、吉祥”之意”!
“岳阳楼景区外就是面向洞庭湖(可见湖中的“君山岛”景区、那附近还有同样很远、也要坐车经过“洞庭湖大桥的洞庭湖博物馆”等景点)的巴陵广场(南岳坡),就矗立着这尊高16米、重达2000吨的“伏羲(后羿)射巴蟒(巴蛇)”的石雕,也进行了拍摄,作为风景照片发布,显然也和传说故事有关,只是“伏羲手里没有箭”,而市中心区域的老城区步行街的那尊“国外面具铠甲勇士”雕塑“手里拿着斧头”,“只是,这些雕塑在现场近距离看着,着实有些“瘆人”!
网络图片
就此内容进行网查,找到以下内容,在此分享,仅供参考!
“本文标题为《河图洛书的传说》”:“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说法不一,见解各异,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1、传说之一: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披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
“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经·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2、传说之二:据传在黄帝时期,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爱戴,也感动了天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如果得到它,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于是,黄帝便率众首领,巡游于洛水之上”!
“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中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3、传说之三: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地将璧玉沉入河底”!
“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就是传说中的“灵龟”!
“4、传说之四: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就是传说中的“黄龙负书”!
“5、传说之五: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以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龟书可能就是现在所说”的“甲骨文”!
“声明: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摘自网络、本文配图为原版配图、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