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南通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开工,项目建成后,市中医院将形成“一院两区、双翼并举”的全新发展格局,其中,建设路老院区保留病区床位300张,孩儿巷新院区(原市一院老院区)规划床位1200张”!
“此次,市中医院迁建项目被列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和南通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位于市区人民路与孩儿巷北路交汇处的原市一院老院区(市一院已在去年秋天搬到了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区、即模仿雄安的中创区范围、还在继续向通州境内的东边规划、扩展,包括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市三院(原传染病医院)、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的唐闸二院等也都在中创区新建和开设了分院区和新院区),项目估算总造价为5.41亿元,占地面积为44880平方米,分为新建门诊医技楼和改造工程两部分,原有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将拆除1.7万平方米,新建建筑地上面积为21400平方米,地下面积为16600平方米”!
“副市长陈冬梅出席开工仪式,她表示,市中医院迁建工程是南通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医药体系提档升级的重点民生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纯出席开工仪式时说,多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通市中医院在中医药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双向发力,形成了高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相互支持的紧密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发来祝贺视频,吴以岭说,在国医大师、镇江人朱良春(已故、国内中医界俗称“南朱北焦”、即北京焦树德和南通中医院创始人之一的朱良春、子女和孙辈们也大多从医、开有朱良春中医院、中医诊所和免费开放的中医药博物馆)等名老中医们的影响下,南通市中医院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誉满杏林,蠲痹通络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吴以岭表示将积极发挥科研团队在医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以创新成果积极助推中医络病学学科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辉煌”!
“开工仪式上,“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南通市中医院——吴以岭院士中医络病学研究室”揭牌,这标志着南通市中医院在引进高层次研究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等方面迈向了新的高度”!
“南通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工程共分三个阶段,将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进行设计、改造:一是进行部分改造,对孩儿巷新院区(原市一院老院区)部分房屋进行适用性装修改造,二是新建门诊医技楼,三是名医馆建设,待新门诊医技楼建成后,将原门诊楼改造成名医馆,孩儿巷新院区(原市一院老院区)的开工建设不仅预示着医院整体环境、设施的提档升级,更将带来医疗水平、学科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群众就医体验的全面提升”!
以上新闻内容摘自南通电视台官网“江海明珠网”、均为原版新闻配图、仅供参考!
此为网查、补充内容、仅供参考:“吴以岭,1949年10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岭药业董事长
,1982年从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班毕业
,分配到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1992年创办的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正式开业,2006年注册成立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巨人计划"首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2019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直从事中医络病理论研究,擅长中医络病理论及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脑中风等各种心脑血管病诊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