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9@365微博分享

(2023-06-18 11:34:33)
标签:

365

今天

父亲节

“爸爸”的称谓

历史溯源

  今天又是一年的父亲节,祝福全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刚在微博看到相熟苏州市旅游局下属单位(公司、原在古城区的西园寺附近、前两年搬到了古城区的网师园里办公)博友“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大哥(近视、前两年将孩子送去日本读书)的这则微博发布和分享,在此分享,全文如下,仅供参考!

“爸爸”这个“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起的?这个问题早在清末民国时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马来亚大学博士、信阳农林学院外国语学院宛磊教授多年前曾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爸爸”这个“称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外来语与汉语本土词汇相互碰撞、交融的结果”!

  “据宛磊考证,“爸”这个字出现较晚,三国时期,张揖撰训诂书《广雅·释诂》时方见收录,六朝梁时期,苏州人顾野王撰《玉篇》对这个字做了简单明了的解释”:“父也”!

  “父亲节超话”:“为什么会凭空出现“爸”这个字呢?在“爸”字出现之前,对父亲的称谓是“父”,但汉末魏晋时期,“父”字的书面音和口语音有了分歧,“父”字随书面音继续发展,发展到现在,读成“fù”音,而口语音则由一个新造字来承袭,这个新造字就是“爸”,“爸”的读音发展到现在,读作现在的“bà”音”!

  “但“爸”这个表示“父亲”的称谓,直到清代都没有得到普及,在众多表示父亲的称谓中,它一直没能脱颖而出,在留存至今的历代古籍中也极少出现,明末清初的文人张自烈在其撰写的《正字通》中,对“爸”字作出了解释:“吴人呼父也”,可见,当时“爸”还只是吴地的方言”!

169@365微博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