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南通市崇川区(即市区、包括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的原港闸区)召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新崇川十景”(以前的市区“濠河新十景”大约是2006年评选的)!
“五山叠翠——狼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滴翠、生态绿肺”
简介:“狼山(“前几年主动供奉大势至菩萨而得名中国八小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五山之首、另有黄泥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历史时期也有一座镶山,张謇在那里修建私人庄园,养殖梅花鹿、种植梅花、也有一张红木材质、后来不知去向的梅花图案的大床,镶山也被炸山取石而早已无存,成为狼山江边的龙爪岩江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川区西南,衔江拥城,五峰森列,涵盖园博园(承办过2007年第五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紧邻滨江公园)、啬园(张謇墓)等周边区域,园区陆域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各类植物300多种,春有绿树幽花、夏则带雨晚潮、秋观山高云淡、冬看林霜草雪,远可望江波浩渺,近可闻鸟鸣叶间,今天的五山片区在狼山广教寺的晨钟暮鼓中,多了几许出世的澄明,不仅是古代著名诗人文天祥所诗的“狼山青几点,极目是天涯”,其绿野茂林,迤逦1080公顷,也已成为南通市郊重要的城市生态功能板块,狼山景区内的骆宾王墓是当年在市区黄泥口(桂花岛)水域发掘、后来整体搬迁到狼山景区里的,也有其他历史古迹在当年发掘后,陆续整体搬迁到狼山景区里,所在街道:狼山镇街道”!
“濠波潋滟——濠河风景名胜区”
“悠悠水韵、千年环城”
简介:“濠河原为古护城河,史载后周显德五年通州(南通古称通州、也有县区之一的通州)筑城即有河,其河道环绕南通老城,川流10公里,形如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是国内四大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之一,也是南通市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濠河而立,有博物馆群串珠成链,也有亭台桥栈临水而居,华灯初上时泛舟夜游,更觉“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在绿柳逐波、华彩潋滟中,历史、文思、红尘仿佛一并沁入心头,所在街道:和平桥街道”!
“濠南紫韵——南通博物苑”
“文博始创、光前裕后”
简介:“南通博物苑(紧邻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老馆、据说将改造后开放、新馆位于新城区的中南世纪城、即中央商务区)位于濠河东南之滨,为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为中国古代苑圃馆与近代博物馆的有机结合,2002年,南通博物苑委托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专家吴良镛院士(儿子吴晨从英国留学回来参与了北京众多地标建筑的设计和胡同的改造)设计新展馆,2005年开馆,博物苑内新旧建筑和谐交融,形成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多元整体,花木四时不同,馆藏纵观古今,从吴越际会到后周烽烟,从吴盐胜雪到纺机轰鸣,江海风物、通城气韵,尽在博物苑内,所在街道:新城桥街道”!
“大生听钟——唐闸近代工业名镇”
“近代名镇、百年繁华”
简介:“1895年,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唐家闸创立大生纱厂,以此为轴心,陆续创办了一系列附属实业,一时间,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埠繁荣,齐备的工业布局与繁忙的水运交通,使唐闸成了苏北地区最大的棉花、纱、布、粮油、竹木加工基地与市场集散中心,今天,被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专家吴良镛院士(儿子吴晨从英国留学回来参与了北京众多地标建筑的设计和胡同的改造)誉为“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的港闸区唐家闸,大生码头依旧,旧厂房、老街巷诉说着百年前的繁华,每当大生纱厂门内的钟楼鸣响,时光仿佛又回溯到了唐家闸小镇领先于时代的岁月……所在街道:原港闸区唐闸镇街道”!
“钟谯映霞——钟楼、谯楼”
“中西合璧、钟鼓更漏”
简介:“谯楼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至明代,“谯楼月晓”已为“通州(南通古称通州、县区之一也有通州、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模仿雄安的中创区也都是通州区范围,还在继续向通州境内的东边规划、扩展)八景”之一,1914年,张謇用南通潘氏捐给通崇海总商会的五千元从上海购入巨钟,邀南通籍建筑师孙支厦设计,在谯楼前建造了风格颇受西方艺术影响的钟楼,张謇撰书的“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对联,也被刻上木版悬于楼前,成为传颂多时的名作,如今,钟楼、谯楼这一中西合璧的建筑组合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南通地标性建筑之一,朝霞似锦,夕照胜火,流云聚散间,谯楼与钟楼依旧见证着光阴刻漏,数百年时光就在钟谯映霞中倏然流逝,所在街道:和平桥街道”!
“绿野啼猿——南通原港闸区森林野生动物园”
“城中野趣、笑语欢声”
简介:“2018年9月底开业的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位于崇川区北翼的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即崇川区范围),园内汇集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珍稀动物300余种,野生动物近20000只,每当风和日丽,园内皆人声鼎沸,鸟鸣猿啼、虎啸熊吟不绝于耳,游客们可驾车、步行或行船,在绿野密林、平湖芦荡中与动物亲密互动,也可宿于园中木屋、主体酒店,静候可爱的小动物到访,在城市中寻一番盎然野趣,所在街道:幸福街道”!
“文峰月隐——文峰塔园”
“崇文尚德、宝塔以彰”
简介:“文峰塔园位于南通老城区东南濠河畔,史称“五福(蝠)禅寺”旧址,园内一组明清建筑拥文峰塔而立,园林风光别具一格,现为南通市文联、南通书画院和王个簃艺术馆所在地,文峰塔高39米,据《通州新建文峰塔记》碑文记载,为“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而建,是南通人崇文兴业的文化象征,为“南通三塔”(“另两座是狼山支云塔和寺街的天宁寺里的光孝塔、相传先有光孝塔,后有南通城”)之冠,登塔远眺,濠河波光,繁华市井,历历在目,若待圆月高挂,余晖掠过翘脊,撒入濠河,清冽入水,便有“暮云秋影蘸潇湘”之意,所在街道:新城桥街道”!
“老巷晨曦——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
“白墙黛瓦、巷陌人家”
简介:“作为南通市千年历史的“活化石”,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内明清至民国年间的老民居、名人故居保留了南通旧时的生活场景,宋代南通第一所书院的紫薇书院、近代中国第一所本科制女子师范学校、南通第一所高等小学、唯一的省立小学、第一所平民小学、第一所中学都在这里诞生,唐代的天宁寺,宋代的古郡庙,元华王庙也留存于此,晨曦薄霭里,白墙黛瓦渐渐苏醒,犬吠人声,烟火渐起,最是“老南通”的生活况味,所在街道:和平桥街道”!
“绿廊流碧——运河绿廊”
“运河汤汤、草木依依”
简介:“通吕运河(起点为北京通州区、终点为南通县区的启东吕四)古称运盐河,开凿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是江苏著名通航运河,运河在节制闸分水墩处衔接老通扬运河(扬州江都到南通原港闸区唐闸镇),外通长江,是内河运输的主要河道,被称为南通“第一运河”,2018年以来,通吕运河廊道被打造为南通第二生态圈,两岸绿廊蜿蜒,水面鸥鸟翔集,河心分水岛林石错落,花木繁茂,已成城市水石盆景,夜晚更兼华灯璀璨,清风怡人,运河千年流淌,终于流入了游人梦中,所在街道: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唐闸镇街道、钟秀街道、永兴街道、秦灶街道”!
“啬园追远——啬园(张謇墓)”
“先贤德被、福泽后世”
简介:“啬园(张謇墓、紧邻南通大学总校区)建于1924年,位于南通市郊东南,狼山东北3公里处,面积为9.8公顷,清末状元、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实业家、教育家、南通县区海门人张謇先生长眠于此,因张謇先生自号啬庵,故名啬园,园内古木参天,遍植珙桐、台湾杉等200多种珍稀树种,总数万余株,为南通规模最大的植物观赏园,素有“城市氧吧”之称,园内张謇墓、张氏飨堂、环溪观鱼、映山楼、松鹤轩、花溪水车等游览景点及众多参与性游览项目把自然与历史、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广场之上追远、薪传二词或可言园中追念先辈、薪火相传之寄情,所在街道:狼山镇街道”!
网络图片 南通市郊的狼山景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