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应该如何与三观不合的人相处”?!“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本文作者)很久,实际上困扰了我(本文作者)很多年,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日常交际范围内,大部分人,我(本文作者)都觉得与之三观不合,因此,对我(本文作者)而言,社交通常是一种折磨,或许,不该称为社交,社交是主动性的行为,而我(本文作者)不过是迫于生存所需、而被动与人们建立各种联系罢了”!
“电影《血色将至》有一句让我(本文作者)过耳不忘的台词:“我想要挣到足够多的钱,以便远离所有人”,这也是我(本文作者)的愿望,然而,不切实际”!
“除非你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极少数,否则,势必被困在这样的矛盾中,想要远离所有人,就必须挣到足够多的钱,想要挣到足够多的钱,就必须跟足够多的人打交道,其中很多都是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人”!
“既然与三观不合的人相处,是所有普通人都无法幸免的人生课题,那么,人们只能咬牙强忍,在痛苦和郁闷中了此一生吗”?!
“我(本文作者)不甘心,人生在世,譬如朝露,余生,我(本文作者)要快乐一点,鲁迅先生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本文就来研究一下!
“当我(本文作者)尝试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时,其实,主要是给自己做心理疏导,我(本文作者)问了自己一些问题:在日常交际中,三观真有那么重要吗?自己在与别人相处时发生摩擦或感到不快,经常是因为三观不合吗?自己经常与别人交流三观吗?假定自己的三观是完全正义的,那些三观与自己严重对立的人,都是坏人吗?大家都是严格按照自己公开表明的三观生活的吗……”
“在心里将这些问题回答了一遍,感觉轻松多了,三观是一种深海鱼,并不经常浮出水面,日常生活中,人们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交际行为,根本达不到三观碰撞的深度,引发矛盾的原因,绝大多数时候是浅层的,最常见的是利益冲突,其次是生活习惯、审美趣味的差异等等”!
“我有一个同学,就叫他D哥吧,D哥从去年冬天就开始焦虑,因为,他岳父、岳母要从河北老家到他们上海的小家来过春节,前前后后要住两个月,他岳父是退伍军人,喜欢讲集体、纪律、服从那一套,他自己在学校期间爱读的是洛克、哈耶克、罗尔斯等人的书,自然是偏向liberalism的,他担心双方三观不合会引起家庭矛盾、甚至导致他跟妻子婚姻破裂,越想越担心,简直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当时,我(本文作者)不知道该怎么劝慰他,只好跟他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他岳父、岳母如期而至,果然,从第一天晚上开始,就幺蛾子频出,虽然家里有多的房间,但岳父提出要睡客厅沙发,语气不容分说,D哥还是试着分说了一下:“您要睡客厅的话,我们夜里出入不方便”
,岳父说:“你走你的,我睡我的,不影响”,说着,就让老伴儿往沙发上铺被褥”!
“D哥跟我(本文作者)吐槽说:“有他老人家在,我只好把自己囚禁在卧室里”
,D哥想着“眼不见为净”,但还是三天两头有惊喜,比如,岳父觉得他家的墙壁涂料变旧、发暗了,自作主张买了山寨品牌的补墙漆,亲手粉刷了一遍,不知是老花了还是技术差,把墙刷得跟横七竖八、贴满了崭新女性用品似的,岳父出门逛街,邮政储蓄大概想发展老年客户,送了一本广告挂历,老人家回来找不到地方挂,就在他一万多块钱买的黑胡桃木书橱上钉了一颗大钉子,还是生锈的……”
“D哥一口气列举了七、八个这样的槽点,说:“我快被气死了”,我说:“恭喜你,起码你们没有爆发三观冲突”,他说:“生活已经如此艰难,谁还顾得上什么三观不三观啊”!
“你可能会说:“虽然,日常交际中,大部分矛盾、冲突都达不到三观的深度,虽然,大家可以有意识地不去触碰三观按钮、从而免伤和气,但总有那样的事件、那样的时刻,会将彼此的三观打出原形,逼着自己不得不摆明立场,再说了,我就是一个特别在意三观的人,不可以吗?这种情况下,我该怎样跟三观不合的人相处”?
“我(本文作者)觉得还是要分人,要看对方跟你是什么关系,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不论三观合不合,你都可以不与之相处,不得不与之相处的,无非是自己的至亲(真正的好友自然三观契合),以及上司和同事(如果身负债务又无其它收入来源的话)”!
“面对不得不处的三观不合的人,没有完美的办法,只能尽可能与之保持最低限度的相处,或者说,尽可能与之保持最安全的距离,至于多远的距离最安全,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反复试错,逐渐靠近”!
“相信你总能找到的,即使找不到也不打紧,即使相处失败也不打紧,生命中出现又远离的人还少吗?有什么关系呢?不会天崩地裂的”!
“回到上面的一个问题:与自己三观不合的人,就是坏人吗?显然不是,D哥尽管对岳父满腹幽怨,还是承认岳父是一个善良的人,反之,有些在微博上发言,一贯三观奇正的网友们(你恨不得每条都给他们点赞),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三观是一个极其广阔的概念,包含着无数元素,在每个人身上都呈现为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以,当面对一个三观不合的人时,其实,只是面对一个“别人”而已”!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跟你三观完全契合,此刻与你三观契合的人,下一刻则未必,反之亦然,事实上,昨天的你与今天的你也未必三观契合,当人们追求三观契合时,其实是在追求永恒而绝对的统一,这是永远做不到的”!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三观契合是偶然,三观不合才是常态,不试图改变对方,也不勉强自己适应对方,各守界限,鸡犬相闻,大概就是最舒服的相处之道吧”!
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