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南通中创区 (模仿雄安、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还在继续向通州境内的东边规划、扩展)和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南、北院区)合作的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揭牌成立“南通市台胞定点医院”,携手“艾康公司”启用“海峡两岸远程医疗合作平台”,在南通的所有台胞们可以远程看诊台湾医生们”!
昨天博文讲过,父母前往舅舅所在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源于妈妈已有三年没去复查,昨日复查主要是对“感觉不适的右侧腋下淋巴组织”做了B超检查,报告在昨天将近上午11点才出来,再到诊室重新排队、等待叫号进入,甲乳外科的医学博士孙主任显然是看过太多病人,明显有些不太耐烦,翻看了退休体检报告和去年10月底在市一院(人民医院)旧址呼吸内科的检查报告,表示没有大碍”!
“以前,市一院(人民医院)还在市区孩儿巷路的旧址时,妈妈当年患病时,不是在孙主任那一组诊治的,他对昨天上午的B超检查结果,提出了两种方案,其一,继续观察三个月,如果依然不适,再来就诊,其二,做一个活检,排除一下、放个心,当然是做活检,昨天已到相关诊室预约了活检,护士告知,今天早点去做活检,事先可以吃饭,抽血和做活检,由医生亲自操作,一周后会出具活检报告,衷心希望妈妈能健康平安、一切顺利”!
“今年春节前夕,爸爸乘坐地铁、独行前往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本想去医院食堂买些馒头,抵达才知,市一院(人民医院)搬到南通中创区的新址后,更换和进驻了仍在装修、招聘员工的一家全新的民营餐饮公司,市区的市一院(人民医院)旧址仍有保安们值守,内里食堂的老板可能不承包了,也不卖很受欢迎的馒头和卤菜了”!
地铁1号线抵达后,从地下要走很长一段路,再从4号出口上到地面,马路斜对面就是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也可以从在地铁到站后,从地下走一段路,有一个通往医院的出入口,相对方便很多!
当时,爸爸也拍了一些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的大致环境的手机照片,发过博文,但因存在新浪限定的“敏感词”而被删除了!
目前,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还没完全弄好,还有一些区域在装修,就匆忙开业,所有医护人员们之前是每天吃快餐,现在已有食堂了!
“今早5点多,父母出门,前往市一院(人民医院)新址,上午发回这几张手机拍摄的医院病区照片,即等待“抽血和做活检”,右侧腋下贴着“做活检”的医用胶布,大概三天可以弄掉医用胶布,建议24小时内不洗澡,中午11点半左右从医院出来,到家已是中午12点多,饭菜都有点冷了!
今天也有一些病人们到病区“做活检”,今天上午,他们也在病区遇到、前几年在医院例行体检时查出膀胱癌(姨妈婆婆也是此病,后来并发老年痴呆、前几年去世,享年87岁)的舅舅(60后、和50后的姨妈夫妇都属羊)来复查,端着一杯水,要喝水“憋尿做检查”,后来接到舅舅电话,他复查是正常的,源于他当时体检“发现及时、又在表面”!
舅舅从小因姊妹众多、养不起而从扬州送到南通,交由时任市一院(人民医院)主管领导的外公外婆抚养长大,待他有如亲生儿子,不仅联系南京的医院治好了他的先天性哮喘和心脏病,也将学习不好、小学都没毕业的他弄进了市一院(人民医院)从事体力劳动,即每天推车送药到各病区和科室,早已进入事业编制,工资也早已月入过万,还不包括其他各种待遇,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扬州生母起初还每月寄来抚养费,后来就不寄了!
据说,会有医院的回访电话,“活检”报告大概是五天后有电话告知,衷心希望妈妈能健康平安、没有大碍”!
熟悉过往相关博文和具体情况的你们也都懂的,我们这家人真是经历了太多“疾病、磨难和各种不好的事情,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也是相当不容易啊”!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健康最真、生命可贵,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啊”!各位,请好好想想吧!
去年春天,因为众所周知、紧邻的上海“Y情”,南通和苏州也是频繁全员检测,当时,居委会在小区里的两个检测点都放置了几块展板,上面贴着打印好的100多栋楼的“网格群二维码”,父母和一些居民们都扫码入群(即每栋楼的网格群、我没入群),群主都是所属街道工作人员,也有居委会的“网格员”,方便通知每次全员检测的时间和地点!
而后有一些居民退群了,去年12月全面“开放”后,不做全员检测了,也曾建议父母退群,他们说再等一等,至今,群里依然有人退出,也有一些居民拉入陌生的新成员,又陆续拉入一些陌生的新成员,不乏也有做广告、推销的,今天,妈妈退出了这个所属街道的“网格群”,爸爸暂时还没退群!
前两天到居委会反馈、以及拨打那家“智能科技公司”电话,关于东边的公共车库改造为“智能车库”,磁卡无法刷卡进入的事情,今天测试,可以正常刷卡进出这“智能车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