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熟多年的70后(属猪)北京博友“小碗干炸”大哥这些天在微博相继发出照片,即前些天前往福建厦门鼓浪屿、漳州东山岛、拍过电影的“云水谣”村庄自由行之后,又抵达浙江湖州,在南浔古镇等地简单游玩,前两天抵达扬州,去了瘦西湖、大明寺、也去吃了“趣园茶社”(分店挺多,不建议去吃、多为广大游客们前往)的早茶!
近期,河南、东北等地普降春雪,东北地区即便是四、五月份,也可能会飘起雪花,湖北十堰和江苏部分地区、诸如连云港等地也有降雪,所以,天气整体颇冷,也在薄毛衫上加穿杏色毛衣开衫,穿上腈纶裤,注意保暖很重要!
这几天持续有风颇冷,昨天下起小雨,更显阴冷,老旧小区的施工、改造也暂停了一天,今早继续施工、改造,目前,前面紧邻和西边紧邻的86号楼和初中物理老师所住82号楼的整体外墙,都已刷了三次灰色涂料和水泥!
大概再过几天,也将开始对本栋楼和旁边由平台(就是楼下马路的那些沿街店面房的屋顶、即走出楼道,就是平台,可从平台东、西两侧楼梯上、下)相连的83号楼进行外墙涂刷灰色涂料和水泥,东边紧邻的90号楼也刷了几遍灰色涂料,大概也有涂刷水泥吧!
今天上午在阳台上看到,82号楼前面的那栋楼的外墙,工人们也在自行操控的升降机上,拿着专用电动工具,对楼房外墙进行选择性“打磨”!
老旧小区改造也包括要将所有公共车库、改成统一的“智能车库”,即所有进入车库的居民们都有一张磁卡,进出均可刷卡,卡上有充值金额,用于电动车在车库里充电所用,比如1元可充电8个小时,电动车根据车型大、小,寄存费用也不同,比如像爸爸去年新买的电动车的整体大小,寄存费用约为一年240元,更大的电动车的寄存费用也更高!
今早,爸爸外出买菜,没法进入东边的公共车库,也在车库外遇到一位住在东边的阿姨虽办了卡,但也无法进入这公共车库,源于她的卡上还没充值、电动车在此充电的费用,因此无法进入,后来是等其他居民刷卡进入、取电动车,他们才得以进入这公共车库!
源于爸爸今早买菜回来、看到前期已简单改造、没有完全拆除原有大门,在此基础上直接安装了居民们刷卡进出的自动门,上次有一个老头子(工人)简单用油漆刷过车库地面,墙壁也没有刷油漆,也有两个电工来简单换了日光灯管子,大概后来加装了消防报警、喷淋装置,以及摄像头后就开始启用了!
据说,全市所有“智能车库”改造是同一个老板,自然也是有“背景”的,才能和市政府合作、获得市政府的高额补贴,统一承包全市所有老旧小区“智能车库”的改造、施工,东边公共车库的自动门上贴着这家“智能科技公司的400电话”,爸爸拨打该电话后,一个男员工接了电话,得知无法进入车库,表示等公司其他员工上班后,会有电话联系!
果然,今早8点多接到一个该公司年轻女员工来电,询问车库位置,告知是某某小区,对方便知是7号公共车库(每个车库都有编号、磁卡也只能进入所住区域的公共车库),发来一个陈姓中年妇女的手机号,让直接联系这位也住本小区里的陈阿姨!
爸爸下楼、走到前面(西边)初中物理老师所住的82号楼楼下,见到住在他家楼下、大概年过七旬的保大妈,保大妈是他们楼道里的“楼道长”,儿子一家也和他们二老同住,户型为三个房间、一个大阳台的大套,和我们对门、搬来五年的宋叔夫妇家(分别属鸡和属狗、养了一只白色小宠物狗“球球”、属蛇的00后的女儿慧慧还在上学)买的二手房结构类似,也养了一只非常活跃的边境牧羊犬,每天都要几次出来遛狗,别处也有房产,早就听说,保大妈儿子现在不大开汽车,源于油费太贵,多以电动车外出为主,她家四辆电动车都放在东边的公共车库里,包括儿子和孙子的电动车,寄存费用更多!
保大妈大概是前两天晚上在东边的公共车库门口办了卡的,电动车也放在东边的公共车库里,据说,这家“智能科技公司”员工前两天晚上在东边的公共车库门口为一些居民们办了磁卡,但也没有任何通知,还有很多居民们都不知道,也根本没办卡,也有就像上面讲到、住在东边、同为本小区里三期区域的那位阿姨一样,虽办了卡,但还没充值、电动车充电的费用,而无法进入东边的公共车库!
今天上午,爸爸也联系了那位陈阿姨,她就住在本小区一期区域的南门那儿的10号楼,下午有空,可去办卡和缴费,也已办好了磁卡(20元工本费)、缴纳了寄存电动车的240元(今年的费用从本月算起、到明年2月),暂时没有充值在东边公共车库里的充电费用,但凡缴费、办卡的居民们,电动车后面都会贴有绿色贴纸标志,目前,此卡暂不可用,要等分批上传给该“智能科技公司”电脑里操作后,才可刷卡进、出东边的公共车库改造的“智能车库”!
以前看管东边公共车库的看门人换了好几任,最初的那对中年夫妇养了一只白色母草狗“多多”(此狗后来死了)用于看管车库,后来换为他们的亲属夫妇继续看管车库,之后换为一对母子,前两年又换为也住本小区里、二期区域的一位王姓中年妇女,她老母亲年过八旬,养了一只很亲人的黑色小草狗(母),几个子女也有在北京或新疆等地经商的,也有也住在本小区里,已从市公交总公司的公交司机岗位退休的!
这位王阿姨为老母亲在本小区里的二期区域买了一个小车库,简单装修后给老人独居,但她在看管东边公共车库和西边二期区域的另一个还未开始改造的公共车库的两年多里,收取寄存电动车的费用都是随口喊价,也没有发票,那时,这两个公共车库都是大门敞开,她整天都不在这里看车库,还和包括保大妈以及爸爸在内的一些居民们说,集体“抗议”不让老旧小区的公共车库改造,源于若市里统一改造为“智能车库”后,她就收不到这些寄存电动车的费用了,而且,这些费用,她也是不交给物业公司(从本小区建成起、换过多家物业公司进驻、而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也是有利益关系的)的!
她也不想想,怎么可能还让她继续看管这两个公共车库,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就包括将公共车库改造为“智能车库”,都是全市统一的,所以,她也非常不悦,前些天也搬走了放在东边公共车库里的被褥等个人物品,她那年过八旬、精神矍铄、几乎没吃过药、也从没去过医院看病的老母亲,每天都会牵着那亲人分小黑狗(母)在小区里和外面马路上散步,身体之好实在令人羡慕!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