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饮用咖啡的历史悠久,喝咖啡的方式,喝咖啡的礼仪,各国的民情、风俗都不尽相同,如果问欧洲人,他们可能会回答:“咖啡碟子是用来喝咖啡的”!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咖啡不是用杯子喝的,而是将杯中的咖啡倒到碟子里,以啜饮的方式品尝,看到这里,也许有小伙伴们会问:“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喝杯子里的咖啡,直接把咖啡装在碟子里,而要先倒在咖啡杯里,然后再倒在盘子里品尝呢?因为,当时的欧洲人既想优雅,但又怕烫!倒杯子里是优雅,再倒碟子里是降温”!
图:Louis Marin Bonnet绘《喝咖啡的女人》
17世纪之前,西方的勺子、杯子、盘子都是稀有物品,不会有专门为喝咖啡而使用的杯子,大部分的欧洲咖啡馆受到土耳其咖啡饮用方式的影响,大家会煮好一大锅咖啡,分装到碗里,提供给客人们饮用!
法国电影《Blue Betty》
这种场景可以稍稍带入到现代场景:“打扮精致的职场达人们走到精品咖啡店里,端着碗、喝咖啡,多么接地气!不愿意使用杯子喝咖啡的另一个原因是,即使有杯子,也是用于加热用途,材料以马口铁为主,导热性能杠杠的,非常烫嘴”!
“直到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瓷器带入欧洲后,欧洲人们发现:“这材质也太天使了吧!虽然导热性也是杠杠的,但是美观啊!还不生锈”!于是,开始模仿中国的茶壶、茶杯、茶盏,制作出可以优雅地喝咖啡的杯碟套装,虽然有了专门喝咖啡的杯子,但价格昂贵且量少,只有贵族们才能用上,平民们只能继续用碗来喝咖啡”!
图:Jean Étienne Liotard
但是!即使美观了,杯子拿起来“烫手,喝起来烫嘴,怕烫的欧洲人们表示:拿不久,喝不了、喝起来也不优雅!要不倒碟子里面冷却,再抿着喝吧,于是,出现了用咖啡碟子喝咖啡的做法,这一做法很快传到民间,平民们也开始纷纷模仿起了贵族们,开始用盘子喝咖啡”!
直到18世纪中开始,欧洲的制瓷师们在器型上才一步步摆脱“效仿东方”的理念,咖啡杯从茶碗器型中“跳脱”出来,茶杯也受到影响,渐渐从“比特”这类常见的器型走向带柄的杯型,也就是现在的“马克杯(mug)”,材质也不再局限在纯瓷釉瓷上,价格材料平民化,于是,有了更多的咖啡杯开始走进普通民众们的生活!
但是,即使有了带柄的杯子,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用碟子喝咖啡,于是,还能从很多画作、照片中看到,无论是贵族们还是平民们,依旧是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托着碟子喝咖啡......”
图:LOUIS MARIN BONNET绘《喝咖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