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26@365网摘阅读

(2022-11-22 11:53:18)
标签:

365

“没完没了”

“自认倒霉”

“无辜牵连”

“不了了之”

 迎风吐唾沫——自认倒霉”(歇后语)!

 夜长梦多,汉语成语,拼音是yè cháng mèng du,意思是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出自《家训真迹》,清·吕留良《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恐将来有意外,奈何"?!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这件事要赶紧解决,免得夜长梦多,再出问题”!

 事不宜迟,汉语成语,拼音为shì bù yí chí,释义:“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出自《萧淑兰》,元·贾仲名《萧淑兰》第四回:"事不宜迟,收拾了便令媒人速去"!

 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此非统之谋,是法孝直得张松密书,言事不宜迟,只在早晚当图之”!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事不宜迟,莫叫他把家事都抵盗与女儿去了,我们才屁出了掩臀”!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出》:“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事不宜迟,明天就把这桩公事发出去罢”!

成语解释:“宜:可以,应该”,成语辨析:“【近义词】 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兵贵神速,【反义词】 来日方长、旷日持久”,成语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不宜拖延”!

  没完没了:拼音为méi wán méi lio,无穷尽,【解释】:无穷尽,【示例】:他总是没完没了地缠着我”!

近义词 无尽无休
反义词 一了百了 到此为止
 
 始料未及,读音为sh liào wèi jí,意思是指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

  "始"不是"开始”的意思,而应该“解释为"起初,最初"的意思,如果解释为"开始",就违背了后面的"料"和"及"的意思,所以,这个"始"非常关键,这个字解释对了,后面的词义就更好理解了,这个字解释错了,后面的意思就跟着理解不到位了,"料"这个字应该是"设计,预想,设想"的意思,如果解释为"预料,考虑,估计"都不够准确,在中国汉语中,词汇的感情色彩不仅取决于所在句子的语境,更取决于该词汇本身的"性格","始料未及"就是一个自身色彩浓厚的词汇,首先给人一种猛然间的、突然的、深感意外的遗憾和惆怅,所以,"料"字应该解释为"设计,预想,设想",解释为"预料"显得毫无生气,解释为"考虑"显得过于中庸,解释为"估计"显得稍微不足,"猜测"更不准确,至于"未"字,在本成语中解释为"未能"即可,"及"字很有学问,如果说"始料未及"是一盘佳肴,那么,这盘菜的滋味都在"及"里面了,"及"字解释为"达到,切入,指定"!

 无穷无尽,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qióng wú jìn,意思是没有止境,出自《踏莎行》,穷:尽、完。尽:完,没有止境,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成语辨析:“近义词:“无边无际、应有尽有,反义词:寥寥无几、寥若晨星”,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没有限度”!

 切肤之痛,汉语成语,拼音是qiè f zh tòng,释义是指与自身关系极密切,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出自《聊斋志异·冤狱》”!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成语辨析:“灯 谜动手术,一头跌到菜刀上(歇后语)”,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比喻感受深切,示例:“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朝鲜的民族分裂让人们感到一种切肤之痛”!

  形容“无辜牵连”的成语:一、“池鱼林木,拼音为chí yú lín mù,【解释】: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出自】:《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示例】:耿藩问罪之师,旦暮即至,~之殃,在所不免”!

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拼音为chéng mén sh hu,yng jí chí yú,【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语出]  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例句]   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无端惹出许多是非”!


三、“池鱼之殃:【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出自】:《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示例】: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内心更为不安”!


四、“池鱼堂燕:拼音为chí yú táng yàn,【解释】:比喻无辜受祸,【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五、“池鱼之祸,拼音为chí yú zh huò,【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出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拆东墙补西墙:拼音为chi dng qiáng b x qiáng,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解释】:“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出自】:“《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示例】:“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


  

近义词 拆东补西

不了了之:拼音为bù lio lio zh,办的事情没有办完,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解释】: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出自】:“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

【示例】:“刚才的争论就这样~,叶圣陶《小病》”!【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处理问题拖拉、没有下文”!


  

近义词 置之不理 不了而了 束之高阁
反义词 一气呵成 功德圆满 迎刃而解 一了百了 水到渠成
一了百了:拼音为y lio bi lio,主要的事情了结了,其余有关的事情也就跟着了结了, 【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出自】:《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示例】: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消极方面”!

  
近义词 一笔勾销 功德圆满 一了百当 寿终正寝 一劳永逸
反义词 不了了之 依然如故 没完没了


“时不我待”还是“时不待我”:“有的成语语序不好记,稍不留意就弄错了,比如“时不我待、时不待我”,从意义上理解,应该是“时不待我”,但实际上准确的成语应该是“时不我待”,为什么呢?

先看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时不我待( shí bù w dài ) :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人们,是指要抓紧时间,出自《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成语是在语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所以,不能想当然地根据意义来猜测”!

成语“时不我待”来自古代汉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这里的“我待”是“待我”的倒装,这个成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语法规则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不是一律)要提前,这就是从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时不待我”却要写作“时不我待”的原委”!

例如:“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郑风·搴裳》)你不想我,难道还没有别的人”?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供养你多年,可是,你不肯体恤我”!

“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而狼还不知道这一点”!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宣公十五年》)你不欺骗我,我也不欺骗你,“无”,毋”!

“类似语法结构的成语还有一些,较常用的如“人莫予毒”,莫:无指代词,没有谁,予:我,毒:伤害,威胁,全句意思是:没有谁能伤害我,因为有一个否定词“莫”,又是以代词“予”作宾语,所以,宾语“予”就放在动词“毒”之前,综上所述,从语言规范化角度来看,应该用“时不我待”而不用“时不待我”!

哭爹喊娘:拼音为k di hn niáng,既哭爹,又喊娘,鬼哭狼嚎,十分狼狈的场景”!

 哭天抢地,汉语成语,拼音是k tin qing dì,意思是指,嘴里喊着天,头撞着地,大声哭叫,出自《鱼菱风景》”!

  成语出处:“刘绍棠《鱼菱风景》:"芝秀娘哭天抢地痛不欲生,又打又骂芝秀的爹,家里乱成了一锅粥”!

  “屁滚尿流,汉语成语,拼音是pì gn niào liú,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耍和尚烧得头焦额烂 ,麻婆子赶得屁滚尿流",尿流屁滚”!

  成语辨析:“近义词:不寒而栗、一败涂地 、肝胆俱裂,反义词:从容不迫、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贬义示例:那小船上的水手,吓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八回)”!

  俗话常说的“求人不如求己出处为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释义:“央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与其被动地期望他(她)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将责任推给他(她)人,不如主动地自我实现,完成所期待的结果”!

  事例:“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清·郑燮《题画·篱竹》”!

  名言:“求别人不如求自己,宋代.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宋)孝宗幸天竺,至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即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又见观音像手持佛珠,问曰:“何用”?!曰:“要念观音菩萨问:“自念何甚”?!曰:“求人不如求己”!

  歇后语:“菩萨拜观音——求人不如求己”!

  本文内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326@365网摘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