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抵达苏州就收到姨妈微信,获悉南通地铁1号线将于本月10日正式初步开通、运营,抵达扬州后看到妈妈所属高中同学微信群的老同学任伯伯在群里说起,他到市区孩儿巷站地下看了一下,这地铁的工程质量就是“猫儿垄”(南通话、即“一塌糊涂”的意思),的确,“这些也在意料之中,南通从来都是弄不出好东西的”,市电视台也是夸大、虚假宣传、广告很多,今年开发区的市植物园(也将市区老盆景园里的所有大型盆景都搬迁、进驻到内里的新盆景园里了)的菊展和地铁的新闻报道多次,还在持续报道,不乏同样的新闻,几个频道和节目都在持续报道,以及从其他电视台弄的“过时”新闻还在报道,真是“丢人现眼”啊!
从扬州返回前一天晚上接到舅舅来电,说起出发前和我联系过的扬州“点”舅舅(年过七旬的太公弟妹子女之一)将妈妈和姨妈的一些照片交给他的生母,寄给了他,约好今天到他所在市一院(人民医院)去取回,当然,不乏舅舅的扬州生母也寄了一些东西给舅舅,毕竟,舅舅和扬州的亲人们这些年也是联系密切!
舅舅生父是南通县区如皋人,曾是狱医退休,非常瘦弱,也很能吃,每次和舅舅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在扬州生活多年,前些年的某天早上外出晨练,回家在楼道里不慎摔倒,住进医院抢救、治疗后,还是不幸去世了!
舅舅生父的亲兄弟(也可能是表兄弟或堂兄弟)也是如皋人,老夫妇俩也已年过七旬或八旬了,他们十多年前也受邀到扬州相聚而见过,那位大爷对于年轻人工作方面的相关话题的说法也是令人颇为不悦,前两年也去世了,大概只剩他老伴儿还在如皋农村和子女、孙辈们一起生活!
前几年,舅舅父子也和扬州亲生大姐、小妹(都是有钱的“土豪”、经常炫富、炫耀)等扬州亲人们也到如皋老家去看望过那些老人们!
今年春节期间接到舅舅来电,邀约我们和姨妈全家吃饭,也让告知姨妈,婉言谢绝后,舅舅夫妇显然不太高兴,此后再无任何电话,每年春节前也是象征性地“虚情假意”地来电询问,有时带来的那些保健品都是舅妈妹妹店里拿的,根本舍不得买“礼品”送人,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舅舅夫妇真是“铁公鸡和嗜钱如命”的秉性,舅妈下岗多年,也已退休,一直在家居卖场里帮私人老板们售卖家具!
舅舅(和姨妈夫妇都属羊)从小因姊妹众多,养不起而被从扬州送来南通、交给时任市一院(人民医院)主管领导的外公外婆抚养,当成了“亲生儿子”,不仅联系南京的医院为他治好了先天性哮喘和心脏病,也将学习不好、小学都没毕业的他弄进了市一院(人民医院),从事体力劳动,每天推车送药到各病区和科室,早已月入过万,还不包括其他各种优厚待遇,也是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90后的舅舅儿子小凡(和舅妈一样属鸡)是初中毕业上了南通职业大学和技校合办的船舶设计专业的五年制专科,舅妈多次托关系将他弄到一些好单位或事业单位,他都不愿去或短期做过就辞职了,也曾短期做过酒店前台、电信行业客服,就是在酒店里认识了同为90后的女友小魏(据说她母亲是多年前因车祸而不幸去世、由姑妈和奶奶抚养长大,父亲不大管她),前两年,他们也换工作到了市政府新址和市图书馆新址所处的中南世纪城(中央商务区)那儿的电商公司和“星巴克”咖啡馆门店,据说小魏也是那家“星巴克”咖啡门店的领班!
舅舅也曾说过,小凡也是“油瓶子倒了也不扶”,网上买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穿不了几次,就不要了,不穿了,有些就给舅舅穿着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们都是这样,真是“成长的环境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截然不同”!
前几年冬天接到市三院(原传染病医院)退休的姨妈来电,才知舅舅在医院体检中查出罹患膀胱癌(和曾为市三院【原传染病医院】保健科大夫、87岁时去世的姨夫母亲一样的病症,老人生前后来也患有老年痴呆),那天下午前去市一院(人民医院)病区看望舅舅,儿子小凡夫妇在病房里玩手机,随后前来的舅妈依然是一脸的精明算计和浓妆艳抹,还说当时看到舅舅的检查报告,非常害怕和担忧,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根本就是爱舅舅的高收入和稳定工作,根本不爱他的人啊!
舅舅家里很亲人的咖啡色公贵宾“可乐”是舅妈妹妹以前养的,后来不要了,就给了舅舅夫妇,舅妈还有一个弟弟,姐妹和弟弟三人都长得很像,舅舅夫妇除了外公外婆以前留给他们的市一院(人民医院)斜对面家属区大院儿里的那套小套房产,去年春节前也搬到了姑妈(50后、属兔)生前工作的市农药厂等化工厂旧址(这些化工厂都搬到了开发区的苏通园区那儿的江边的新址)改建的拆迁安置小区,舅妈父母也搬到了那里,据说就是舅妈父亲选择了那个拆迁安置小区!
曾听舅舅说过,舅妈的弟媳因为二老将房子给了舅舅夫妇,非常不满,还在微信里辱骂舅妈,舅妈弟弟的女儿曾在扬州读大学,去年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舅妈妹妹的儿子去年首次看到,瘦瘦高高的小男孩,妹婿也是首次看到,也是一个挺瘦的中年男人!
昨晚便知,市里从今天起暂停每周一、四和六、每次一人为代表的区域全员检测,但因刚回来两天,今早也到马路斜对面的拆迁安置小区那儿的常态化检测点做了检测,回来包好馄饨,前往市一院(人民医院)取回照片,便在紧邻的地铁1号线的市区孩儿巷站下去,坐两站到友谊桥站(市区唯一“六桥”内站点)上到地面,也用相机和手机简单拍了几张,在此分享,再到市区大润发八仙城(丁古角)总店采买了一些食品和鸡蛋等等!
这块大型“张謇”题材铜雕就是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南通中专美术老师、校内雕塑博物馆馆长、市里著名雕塑家陶永华老师(80年代毕业于苏州工艺职业美术学院)创作的,他的工作室在市里其他街道下辖的村镇地界(要场地较大,便于创作大型雕塑),我所穿外套是十多年前在妈妈退休单位所买,手上拎着照片袋子和市一院(人民医院)自制的两瓶绿色盖子(有时是粉色盖子、以前那种白色盖子包装的已经没有了)“尿素霜”,冬天擦手挺好的!
回来看过这些照片便知,有些是扬州“点”舅舅从妈妈“朋友圈”里挑选的,多为去年春夏秋冬时节的南通市区和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各的处人像,大多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更多是前年9月到10月期间,姨妈夫妇和父母及舅舅父子和儿媳小魏分三批(出发时间不同、一起返回)前往扬州参加舅舅亲生小弟女儿的婚宴时,先行出发的姨妈和父母在扬州瘦西湖、荷花池公园等地拍摄的照片,有些是姨妈拍摄的,有些是父母拍摄的,扬州“点”舅舅从中选了很多照片,都冲洗出来,加以“封塑”寄来,其实,真没这必要,有些照片是双份(重复),也是给姨妈留存一份的!
不错,前年或去年,扬州“点”舅舅就让妈妈发了一些照片给他,说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楚,但总让人觉得他是“另有用意”,曾听舅舅的扬州生母说过,“点”舅舅是印染厂退休的,老伴儿患病去世多年,包括他每次为湖南亲属的母亲等女性们拍照时,也总是“直勾勾”地看着那些女性们!
昨天在微博视频里所见、南通地铁1号线有一位带刀削水果、戴着淡灰紫色毛线帽的大爷,好像是聋哑人,今天竟然在市区钟楼广场遇到了,一看就是他,之前,南通网友拍摄的视频发布后,南通市地铁公司做出了“自相矛盾”的官方回应,也说成立了地铁巡查队伍,坚决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今天从大润发八仙城(丁古角)总店所买的两袋鸡蛋,回来的路上大概有点“磕碰,不慎碰坏了一个,刚好,楼下的黑白老母猫和漂亮、神气的小狸花猫都在,俩猫现在不打架了,小狸花猫也不怕人了,确如常在一些养猫网友的视频号里所见,这个小狸花猫舔食那个碰坏了的鲜鸡蛋,也是一点都不浪费!
今天下午,妈妈接到可能是所属街道“流调大数据”的来电,询问是否是从外地回来,简单告知前些天去了苏州和扬州,果然要连做四天检测(不分省内、省外归来),随后又收到市防控指挥部的群发短信,要一周内连做五次检测,这说法真是不同,今早已做一次,那就接下来持续做几次检测即可,前两天抵达距小区不太远的原港闸区(前两年已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火车站,也问过志愿者,对方答复是“随便做不做“落地检”、没有强制要求”!
由此可见,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透露出苏南和苏北的明显区别,像南通这种“垃圾地方”永远都是“搞不好”的,包括这地铁也是如此,若非今天去往即将搬迁到中创区(模仿雄安、都是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范围、还在继续向通州境内的东边扩展、规划)新址、和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分为南、北院区)合作、也大多换成上海该医院主管领导们的南通市一院(人民医院)去取照片,地铁1号线的孩儿巷站点就在旁边,也不会下去乘坐两站路和简单拍摄!
目前,还有部分站点的出入口依然封闭,无法通行,紧邻其他城市的有些地铁站都没有设置七、八个出入口,南通地铁还在很多紧邻的站点都设置了如此多的出入口,趁早别“丢人现眼”了!
地铁车厢里的长座椅是偏橘红色和浅银灰色相拼的,独立小座椅是粉色,拉环上是市里一些建筑的图案,地铁员工们的工作制服是红蓝拼色,两侧袖口上都有三、四圈的红色圆环装饰,领带和领结是市树广玉兰图案......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之前微博所见,地铁招聘的那些外地员工们会有那些对于南通地铁及领导层的种种“吐槽”言论了,也看到部分座椅已有明显划痕!
地铁票价也是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之一,用公交卡(不同卡种、包括首次听说的“见义勇为”卡、“通通优”、即“拥军卡”之类)刷卡进站、出站扣费时,也不显示扣费金额,只显示卡里余额,粗略估算一下,地铁票价明显贵于苏州等其他城市的地铁,而且,南通地铁1号线只有6节车厢,最多容纳2000人,全程28个站点,从南通开发区往返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平潮那儿的平东镇地界,平均1分半钟到达一个站点,等于就是“刚启动地铁,马上就要拉刹车了”!
市里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宣传“张謇文化”,地铁站里也不例外,不怪有人说,干脆每个人发一个“张謇的面具,都戴在脸上、在路上走着,那大家都是“张謇”了”!
昨天也见微博有消息称,地铁2号线将于明年3月开通,这地铁1号线都经历这么多“波折”,目前才初步开通、运营,有些地方还没完工,地铁2号线在明年3月开通的说法显然不太靠谱,之前的官方说法是明年下半年初步开通、运营,小区靠近地铁2号线的两个站点,届时会有拍摄、分享!
今天(2022年11月15日)中午,父母在饭后,从市区孩儿巷地铁站上车,抵达地铁1号线终点站、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平潮的平东镇地界,从5号出入口上来,就是这片菜田,也有拍摄站在菜田里的人像照片,据说,坐到这里的也有一些中老年人们来此看看,也在问路,从这里步行两段路,拐过两个路口,就是很多人从市区前来买菜的通州平潮菜场,他们也到菜场里买了些芹菜、凤尾鱼罐头等食品,乘坐公交、再换乘其他公交返回的!
此番拍摄是想看看从市区到通州平潮境内、前年7月初全新开通的火车西站(为主是往返上海、也有其他省份和大城市,港闸区火车站也有,班次相对少些)大约要多久,中途没下地铁,一路上所见大多数站点的顶棚都和昨天拍摄的顶棚装饰几乎一样,只有通州平潮的火车西站站点的顶棚是黑白方格图案装饰!
今年8月中旬,爸爸就已符合市里(市区和通州联网)全年免费乘车(公交、地铁)条件,妈妈还有两年“达标”,如今在城市里还有这些菜田实属难得,很多待开发地块都是新建房产和商业广场、酒店等高层建筑物,有些地界的城中村也是如此规划和建设,前两年新闻就见通州平潮的火车西站和紧邻的新汽车西站都是面积很小,也以“蓝印花布、板鹞风筝”图案为主要装饰背景墙!









他们今年8月从扬州买月饼和点心回来时,正逢南通全员检测时期,这次从苏州和扬州回来,果然接到街道电话,要求连做四天检测,还剩明天一次,本周一起就已暂停每周三次、每次一人为代表的区域全员检测,好在附近就有几个常态化检测点,很多老人们也赶早检测只为乘坐地铁免费,做检测前先和这几棵漂亮的乌桕树合个影,所戴就是前期在原港闸区(前两年已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万象城的“优衣库”门店和红色外套一起买的,也是偏酒红色系的围巾和帽子,我们都能戴,不分男女、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