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9@365秋日.“闲叙”

(2022-11-05 13:19:33)
标签:

365

老同学张伯伯

老母亲去世

“贫富差距”

“生老病死”

  相信大家也有同感,这些年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和看到很多人们谈论着诸如此类的话题:“有时候,每个人的命运走向可能真是命里注定的”,等同于南通俗语常说的“某某人该派是这么个死法、该派会经历这些疾病、磨难等等”,这里所说的“该派”就等同于“命里注定”的意思!

  这些年也很流行“临终关怀”的说法和做法,即“不分男女老少,患病或遭遇意外事故、伤害后,在医院或护理院进行长期照顾、陪护,花费的钱款很多,最终还是会痛苦去世,想想也是令人觉得颇为悲凉、感慨啊”!

  过往博文也有网摘、发布过“临终关怀”的专题内容,即原《杭州日报》副刊编辑、著名女作家莫小米撰写自己的父亲住院期间,最终去世的过程里,她和弟弟、母亲一起照顾父亲的往事,她所写的文字都是所见所闻网上和电视的相关内容、新闻报道,以及读书所见、亲身采访的真实事件!

  南通俗话也常说“越穷越吃卤,意思是越是穷苦、患病的普通百姓们,越是命运多舛,命运不济,经历的各种磨难和不好的事情也是很多”!

  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些城市、农村和山区的“困难家庭的普通百姓们的真实写照啊”!

  “有些人家从老一辈到子女和孙辈,学习优异、工作体面,当官有钱、有势有权,而有些人家则完全相反,孩子学习不好,工作不好也不顺,甚至打工都没人要,频繁被用人单位辞退,家里老人也是体弱多病,非常困苦地举步维艰啊”!

  这个世界上也“唯有生老病死才对所有人都最为公平,说句难听的,即便是最终去世也分为三六九等,即公务员去世会有相关经济补贴,而普通老百姓们去世是没有任何补贴的”!

  今天上午看到妈妈所属同学微信群之一的群主之一的市文化和版权局副处长张伯伯的微信“朋友圈”发布,讲到他“93岁的老母亲于今年10月19日去世,老太太几十年来身体不好,多病(老人有病也是在所难免,估计是高血压之类的疾病),也是四个兄弟姐妹(两个亲姐妹、一个弟弟也都去世了)里最长寿的,据说是星期天(今年10月中旬)晚上睡觉之后,次日就再没醒来,大概就是夜里睡觉时去世了”!

  张伯伯的哥哥和嫂子一直“照顾着老母亲,老太太也不肯去护理院,家里人也不愿让她去护理院生活,张伯伯的哥哥也是大学毕业,1968年,“成分为地主的祖父(爷爷)和祖母(奶奶)被从南通押回县区如东老家接受教育改造”,也是母亲的娘家伸出了援手,收纳了张伯伯和哥哥”!

   张伯伯的“母亲从事小学教师工作几十年,一直在通州平潮(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一所学校任教,也在通州平潮工作多年的父亲是退休干部,张伯伯的舅舅早年在常州读书时的费用都是张伯伯的母亲一直邮寄的,张伯伯和哥哥曾在舅舅家里住过四年,舅舅却过早去世,张伯伯的小姨妈也曾在通州平潮工作,有事都喜欢听取张伯伯母亲的意见和建议,张伯伯的大姨妈和母亲感情深厚,大姨妈92岁时,走不动了,张伯伯也陪着母亲去看望过大姨妈,张伯伯的父亲4年前去世,生前从来没有和母亲吵过架......”!

  这就是张伯伯今天上午微信“朋友圈”全文的大致内容,配上了以前发过、在自己家里和老母亲坐在饭桌旁的合影,老太太看起来个子不高,挺瘦的,精神矍铄,笑容满面,下方的评论区里,孔阿姨、张阿姨、祝阿姨(开公司多年)、陈伯伯(市政府退休)、商阿姨、汤阿姨等几位老同学都有同样的微信表情评论,都是希望张伯伯“节哀顺变,毕竟,老人去世,也是逝者为大”!

  张伯伯的家境非常优渥富裕,堪称“土豪”家庭,源于他年轻时在南京读大学(理科),没有下乡当过知青,爱人张阿姨也是老同学,据说颇为“强势”,曾在他们老同学聚会活动的视频里见过,剪、烫着短发,看起来也很干练,女儿小舒成绩优异,本科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系,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进入香港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带领团队设计的河北石家庄“天山之门”(地标建筑)获得建筑设计大奖,女婿大概是博士毕业,小两口在香港买了那种可供菲律宾佣人居住的房子,前两年生了儿子!

  香港市民大多都是租房生活的,能买得起房子的除了明星、名人,真算是有钱人了,也有人在香港买的房子,是没有菲律宾佣人居住的小房间的,这些菲律宾佣人只能睡在厨房的地上!

  张伯伯的哥哥和嫂子大概也是生的女儿,名为园君,肯定也是大学毕业,张伯伯身形不高,眉毛都发白了,也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孙子的“启蒙教育”,学习小学一、二年级的古诗词,张伯伯夫妇为照顾女儿生活起居,早年就在广东惠州购置房产,高铁直达香港只需大约三、四十分钟,也在贵阳购置房产,只为夏季避暑,不排除在其他城市也有高档房产等等!

  张伯伯夫妇住在市郊城山路的“曹公祠”(纪念历史时期的南通沿海地区“抗倭民族英雄”的“露天纪念堂”、旁边有个前几年建成开放的“曹顶纪念公园”、那里附近也有一处土坡,相传是“曹顶牺牲的地方”)的新城小区(公务员小区、内有几栋楼是拆迁安置楼房)紧邻本博主曾经从业多年的特殊行业(24小时、在本博主离职、改行前,同为首批进入的新员工们也已所剩无几、很多老员工们也都纷纷辞职、改行)!

  上面提及的老同学陈伯伯(市政府退休)原就住在本小区的本栋楼的隔壁楼道的4楼,后来也搬到了张伯伯所住的市郊城山路的新城小区(公务员小区)里!

  但是,张伯伯在几个同学微信群里从不“发红包”(也从不“抢红包”),即便很多老同学们多次“怂恿、鼓动”让他“发红包”,他也从不舍得“发红包”,就是俗话说的“越是有钱越是精明算计”,也有另一位是通州区公安局(通州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主管领导岗位退休的老同学张伯伯也是如此,不仅从不“发红包”还每次都参与“抢红包”!

  的确,“人活几十年,晚年时若有儿孙陪伴左右,孝顺照顾,和谐融洽,也算是非常幸福了,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如愿,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家庭和子女、孙辈,以及和亲生兄弟姐妹们的关系等等都不相同,大多数人最终也会带着一些遗憾去世的”!

  所以,还是这句老话:“生命可贵,健康最真,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啊”!各位,请好好想想吧!

  这些年也常看到和听到很多人都说:“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此话的意思是“活在当下,珍惜所有,

人生和生活都不容易,需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和经历的,不要为不值得的事情烦心,且行且珍惜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一边走着,一边珍惜着,“行”意指人生路上的过程,“珍惜”意指对于过往的态度,需要保持留恋,感激曾经的人与事,出自《辞海》”!


扩展资料:“人生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英语释义:Life and life are not easy,cherish everything,例句:你的快乐取决于你看事情的态度,人生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Your happiness depends on how you look at things,Life and life are not easy,Treasure everything,参考资料:“且行且珍惜”(汉语词汇)_百度百科”!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参考和摘自相关网络内容、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309@365秋日.“闲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