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原属县区、前两年撤市改为区的海门,大概本月11日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检测出“问题”,今天中午才临时通知全员检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本博主是下午接到父母(他们和很多居民们在居委会的网格群里,我和一些居民们没有入群)电话才知,前去参加全员检测的,明后两天也改为继续全员检测!
这是市里“大做文章”的市区西南营历史街区的“南关帝庙”建筑群(由于历史原因,原先可能还有几进院落都已无存、内里也曾用于幼儿园、居民住宅等),据说,这里刚好开着门在施工,由此进入,也上了楼,内里还有很窄的木质楼梯,工人们说,等到明年春节也未必能完工
!
这是站在楼上镂空小阳台上的拍摄,手里还拿着个大丝瓜,丝瓜络去油效果极佳也环保、天然,早前新闻多次报道,大概改造完工后将进驻非遗相关店铺,不一定会对外开放,看到父母前往拍摄的这些照片才知内里结构,从这开着门的屋子里的木质楼梯上去,内里还有木质楼梯继续上楼,可到那个露天小阳台!
生长有丝瓜藤蔓的架子是西南营里的其他院落,但凡属于市房产公司产权和单位直管公房(和苏州大公园那儿的“同德里”、观前街的“承德里”一样,都是每月缴纳房租)的住户们基本都已迁走,也有父母退休单位的几位老同事及家属们都已迁走,去了市区或很远的各处拆迁安置小区,剩下的就是自有私房(平房)的街巷老住户们了!
父母就是在这个院子里看到和摘下了这个大丝瓜,这也是西南营街区里的冯旗杆巷的其他居民大杂院儿,但凡迁走的住户们的门上都是木板“封门”贴有统一款式的“福”字,市里有意将寺街和紧邻的西南营改造为模仿上海“田子坊”运营模式,早前有新闻画面显示,也有一些名人故居修缮、简单布置后,多以图片为主,钥匙大多放在街巷里的社区办公室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