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8@365秋日.“杂谈”

(2022-09-05 13:50:17)
标签:

365

今天上午

老知青吕婶

加为微信“好友”

答谢宴席

  众所周知,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有时还真是这样,妈妈今天上午9点多接到所属“南通市东风果园知青”大队的老知青吕婶的电话,让加微信“好友”,邀约本月18日晚上6点和其他30多位知青们一起到市区工农路上的原电容器厂(内里开了几家饭店和羽毛球馆)里的“朱家大院”饭店相聚,妈妈不想去吃饭,届时也将和吕婶打声招呼,表示感谢,也将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设置!

  吕婶这么做,就是为了感谢大家在她丈夫、同为老知青的蔡伯伯“患病住院期间,30多位老知青们共计捐款27000多元(知青大微信群里共有50多人、还有20多位老知青们没有捐款),但是,年近七旬的蔡伯伯还是因为本身多年患有多种疾病及并发症而去世了”!

  当时,蔡伯伯所属知青二队的李阿姨还提议,向“病逝的蔡伯伯敬献花圈,表示沉痛悼念”!

  那时,妈妈便退出了这两个知青微信群,以及其他几个老同学微信群和舅舅所在“市一院(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病友交流群,源于这些微信群真是没有任何意思,也有一些人长期在里面乱讲话、做生意和发广告、推销产品等等”!

  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博文内容:暂且让时间回到2018年10月,也就是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那时,那天好像是周六下午,正在客厅看着电视里(此台式小电视机已于前两年完成“使命”、暂未卖掉)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外国电影,也和妈妈说着、手机腾讯新闻所见的重庆此事,她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移动手机来电!

  起初,以为是打错了,直接挂掉,随后又有来电,接听才知,竟是多年不见、当年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王阿姨,原来,他们组建了一个50多人的大微信群,将能找到的知青们都悉数拉入群里,也各自组建了各个知青小队的微信群,妈妈所属是知青二队小微信群,当时,王阿姨说,二队微信群里人都齐全了,是另一位知青李阿姨辗转多方,再托朋友找到妈妈退休单位和联系方式,由王阿姨联系、拉入了两个知青微信群里!


  那次,王阿姨在电话里说,由二队的知青蔡伯伯“做东”,邀约二队的其他10人去家里相聚,蔡伯伯和妻子吕婶都是老知青,蔡伯伯办了一家小型工厂,儿子夫妇2018年10月结婚,都在武汉工作,前两年生了个女儿!


  只是,这些知青们当年虽一起下乡“插队”,但几乎没怎么见过,有些人是调到了“公社”等地,也没什么交往!


  那天,我陪妈妈前往,在蔡伯伯所住市区南川园新村外、马路对面的公交站台等待,那天有风蛮冷,等了很长时间,我发微信给妈妈,先行返回了,妈妈是坐王阿姨的私家车顺路回来的,王阿姨住在南川园新村附近不远的易家桥新村,也在原港闸区二号桥那儿有另一套房子,但不大住!


  后来常见王阿姨微信发布,和她长得很像、在化工厂上班的儿子(与本博主同名同姓、且多了一个叠字)和孙子的艺术照,市区南川园新村和那附近不远的易家桥新村(老三那个“狗东西”也住在那里)都是建成多年的老新村,也都紧邻本博主当年就读学校旧址前几年改建的圆融广场购物中心,也进驻了开业多年,前几年从市区南大街、即十字街搬迁过去、进驻的“金鹰”商场总店新址,而学校在前几年搬到了原港闸区(前两年已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一所贵族学校的旧址,也在原属县区、十多年前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的通州湾开设了分校区!


  前几年因姨妈买了送来的微单相机出现故障,前往售后服务部维修,也在南川园新村那儿的一家店面房里,竟然遇到了小学不同班的老同学、也是早已从特殊行业辞职的丽丽(当年同为首批进入特殊行业的新员工们),她在那里做前台接待和维修业务受理!


  之后,大知青微信群组织过两次聚会,其中一次是在市区跃龙南路的一处租赁场地举办的,也有很多老知青们参与了唱歌、朗诵活动,而知青二队微信群则是每个月都频繁地轮流“做东、请客”,都在市区各处的饭店、KTV等场所打牌、吃饭、唱歌,妈妈只在刚被拉入知青二队微信群后,和众人去了一次蔡伯伯家,那次是在他家楼下的小饭店吃饭,之后所有聚会都从未参与,也有身为南通职业大学(紧邻当年学校旧址、那里也是市区大中专院校集中区域、本博主的小学同班女生蓉蓉和舅舅儿子小凡也是该校毕业的,也有几所学校搬到了开发区或县区等地的新址)老师的知青林伯伯在群里“出言不逊”,令人非常不悦,当时真想在群里“怒怼”他,确实源于身体原因,也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不参加任何聚会!


  近两年,知青二队的这些知青们,诸如王阿姨、周阿姨等人也不大参与每月一次的聚会了,从他们在群里的语音和文字来看,显然也是在“找借口婉言推辞”!


  也有一个老同学袁伯伯也是这个大知青微信群里的老知青,也在海南有房产,有时回南通居住,所住南通市区端平桥那儿的那个小区里也有另一个老同学商阿姨,和他住在同一栋楼里的其他楼道,都是二楼和三楼!


  这些知青们大多都是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群,也有退休后还在合伙开公司、做生意,常去南京等地见客户等等,也曾看到有些“核心成员”的知青们在群里聊起,等到春暖花开,自驾去往安徽、浙江等地旅游,也有一些“核心成员”的知青们在近两年参加旅游团去到山西等地旅游,也在群里发过合影照片!

 

  今年6月听闻和看到,知青二队的陈伯伯从大知青微信群和知青二队微信群里都退群了,王阿姨也曾从知青二队微信群里退过群,后被陈伯伯拉入群里,没想到,陈伯伯却退群了!


  也是今年6月听闻和看到,蔡伯伯住进了原港闸区“市六院(原“肺结核”医院、旧址原在港闸区景点“城市绿谷”那里)重症监护室,据他的妻子、也是老知青的吕婶和其他了解情况的几个知青在微信群里说,蔡伯伯本就有痛风,又常喝酒,长年服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导致多个脏器病变,最近罹患了严重肺病,从去医院看望他的知青拍摄、发在群里的照片来看,他已被用上了呼吸机等辅助医疗设施”!

 

  当时,知青李阿姨也在群里号召广大知青们进行“捐款,目前已有30多位知青们捐款,上面提及的老同学和老知青袁伯伯也捐款了,妈妈也表示了心意,毕竟,知青二队的其他几个成员,除了老知青丁婶以外,都有捐款,包括大知青微信群里,那个每天早上都在大知青微信群里发布“早安文字”内容的周伯伯也有捐款,他也是群里为数不多、对生老病死蛮想得开、看得开的人,也曾间接看过他的微信内容(“非微信好友仅可查看朋友圈的十张照片”),大概是他老伴儿已去世几年,所以,才会如此看得开、想得开,也有一些知青们口头祝愿蔡伯伯早日康复”!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当时,知青李阿姨在大知青微信群里发布,33人捐款总额是27000多元,还有22人没有捐款”!


  后来发现,也是知青二队的王阿姨也从大知青微信群和知青二队微信群里退群了,她和上面讲过、也从这两个知青微信群里退群、也是知青二队的陈伯伯一直关系密切,从他们以往聚会的照片和视频来看,难怪很多知青们都说,他们俩的言行举止就像“夫妻”一样,如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年6月,他俩相继退出这两个知青微信群,显然也会被其他知青们议论,肯定是“不愿捐款”,也有一个新入群的女知青被其他知青拉入了大知青微信群里!

 

  众所周知,很多人年轻时是何等“意气风发”、“盛气凌人”,甚至“非常凶悍的脾气”,可是,等到逐渐年老之时,难免“会有患病”也是“自然规律和人之常情”,所以啊,还是这句老话:“生命可贵、健康最真,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啊!


  网络图片


248@365秋日.“杂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