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8@365秋日.“杂谈”

(2022-08-16 18:18:35)
标签:

365

去年夏天

姑父“过户”房产事宜

今天

大伯送来“保健品”

  许久未曾联系、瘦了很多的大伯敲门前来,送来一袋鸡蛋和一袋这些羊奶、骆驼奶,一看就是保健品,明确告知没人吃这些,别送这些保健品,他坚持送来让冲着喝,显然是吃了十多年保健品的大婶,吃不了这么多,才送了一些过来!

  这些保健品的包装袋和罐子上显示,生产日期是今年7月,分别是由江西新余和山东泰安的村镇生产,这些食品是不能送人的,暂时放在客厅地上,最终还是要扔掉的!

  至于鸡蛋,多半是大伯以前在市区段家坝菜场或原港闸区二号桥那儿的菜场上夜班、看菜场期间,认识的那些个体摊贩们,关系不错,卖不掉的鸡蛋都让大伯免费去拿,也是多得吃不了,也顺便送了一些过来!

  前两年,大伯有时也会送来大婶包的粽子、自家“灌的香肠”等等食品,也会送给大婶的其他兄弟姐妹们!

  大婶的“大嫂夫妇也在本小区里,原先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前两年,看到他们店外屋檐下挂着一串红色小辣椒,本想拍照,那女人很不客气地凶悍问起“干吗”,那次,也是令人极为火冒三丈,返回时看到,小辣椒外面套上了一层塑料袋,之后没多久,听闻那女人患癌去世了,那小店也就关了,如今只剩那女人的老公有时会在那小车库里烧煮饭菜等等”!

  这么炎热的天气,大伯肯定是骑着电动车前来,虽然相距不远,他们当年在市区南大街(十字街)商圈、倒闭多年的南通电影院后面的马巷角的街巷里的院子里住了很多年,“养过草(土)狗和养兔子,养兔子是长大后吃肉”,拆迁安置后搬到了东边不远的小区,还是顶楼,有阁楼!

  年过八旬的大伯早年在连云港当兵(海军),后来进入市区通棉一厂当了工人,年过七旬的大婶不识字,早年在一家纸盒厂上班,70后的儿子小军(属狗)从小就“不学无术,长大后经常“勾搭各种不良女人”,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带回不同的女人们”!

  当年,小军和同为70后的“老二(爸爸二哥)女儿(堂姐)也是通棉一厂的工人,工厂倒闭后,堂姐就成了全职太太,老二女婿高中毕业,曾是市医药公司销售员,辞职出来单干,也将业务发展到了盐城,在盐城公务员小区买了房子,连续几年的业绩都是江苏省第一名,从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毕业的儿子也从事医药代表工作,他们也卖掉了盐城的房子,在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买了高档房产,装修也是花费了几百万元”!

  前两年,“老二女婿回南京将自己奶奶在新街口的一套只有三、四十平米的房子卖了三、四百万元,这笔钱也是老太太明确表示,留给老二孙子将来结婚成家、买房所用”!

  去年1月中旬(春节前)接到“老二夫妇电话,说起姑父(市自来水公司退休、事业单位)要将、也距我们不远的市区新桥新村的老房子“过户”给70后的表姐(小学老师),由于这套房子是患癌去世多年的姑妈(市农药厂化验室)一个人的名字,所以,才要大家去协助办手续”!

  去年7月,大伯、老二和老三(爸爸三哥)、爸爸和表姐一起到新城区的中南世纪城(中央商务区)的“市档案局新址查阅、打印了相关资料,也到老三退休的南通大学启秀校区(医学院新、老校区)人事科打印了相关资料,预约了市区人民东路的房产交易大厦的办理手续,去年8月,众人前去协助办好了手续,也就是将房产先“过户”到姑父名下,以后再由姑父“过户”给表姐,那就无需大家去协助办理手续了”!

  当晚,姑父和表姐夫妇带着年幼的女儿请大家在本小区附近的一家知名连锁饭店吃饭、表示感谢,表姐也和爸爸成为微信“好友”,她也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健身、女儿等视频内容,这孩子长得很像表姐,非常神气,能说会道,而表姐也剪成了长短发,依然是长年化妆,也明显做过了“医美整容”!

  席间,姑父接到全新交往、也住新桥新村的一个退休女护士的电话,询问房产“过户”手续是否办好,表姐对此非常不满,根本不认这个“后妈”,据说,这个老女人总是让姑父给她买食品、衣服,保健品,还让他去退保健品!

  姑父前几年、两次前来家里聊天才知,他在网上结交了很多女网友们,还到成都、重庆等地和她们见面,但大多都因各种原因“分手”了!

  而“姑妈位于市区公墓管理处里的墓碑也是厚厚的灰尘,也就是说,姑妈去世这么多年,姑父和表姐从未去扫过墓”!

  表姐的前夫是“爷爷奶奶生前老邻居的长孙吴哥(近视),电气工程师,从小随父母去了四川宜宾生活,大学毕业后长年驻外工作,但因某些“敏感”原因而被表姐主动提出离婚,也收回了为结婚所买的新房,早已卖掉了,据说,后来又结婚了,找了一个女医生”!

  前几年曾听“老二(爸爸二哥)女儿(堂姐)说起,表姐的现任丈夫曾是市区启秀中学(原十二中、前几年搬到了新校址,我当年就读的西公园中学、即十五中也在前几年合并为启秀中学初中部)的司机,辞职后一直在家带孩子(和表姐所生女儿),现在在开出租车”!

  前段时间,“老二婆娘来电,说起表姐将姑父母亲当年所住、市区学田新村的小套房产卖了130万元,也在原港闸区万达广场那儿买了18楼的电梯房(30多层),装潢花费了60多万元,也说表姐如今的工资是每月1万多元,言语间充满了嫉妒,也说表姐夫妇带着女儿暂住在他们家里,有时去看看,弄得像“猪窝”一样”!

  当时,“老二婆娘依然是“叽里呱啦”地诉说着表姐如何如何有钱,她女儿(堂姐)夫妇不也是很有钱的“土豪”吗?后来,她话还没说完,就挂掉了电话”!

  “老二夫妇住在市区外滩小区后面紧邻的外滩花苑小区的电梯房(7楼),女儿夫妇也住在外滩花苑小区里的另一栋楼的7楼,也是电梯房,而后搬到了原港闸区万达广场(曾是大片油菜花田和农田)附近的新房后,女儿夫妇的那套房子就给老二夫妇居住,老二夫妇也想将自己所住那套房子卖掉,还想卖300多万元”,别“做梦了”!
  
  去年7月,爸爸去到大伯家告知要协助姑父“过户”房子给表姐一事,碰巧大伯儿子小军回来了,听闻后表示不满,不让大伯协助去办手续,而“老二夫妇以前总打电话给大婶,诉说小军的种种“劣迹”,大婶又告诉了小军,让脾气本就暴躁的小军怒火中烧,于是,老二夫妇和小军在电话里互相激烈辱骂、吵架,老二夫妇也明确表示,今后不论是大伯家里“死了人、失了火,也都彻底老死不相往来了”!

  当时,“老三来电说起,接到小军电话,询问老二夫妇住在哪里,要去砍杀他们,老二夫妇和老三才感到非常害怕,这都是他们长年多嘴、臭味相投所致,何况,他们也确实是畜生都不如的狗东西,等着看罢,老二夫妇和老三这些狗杂种早晚会遭到报应的”!

  当年,小军在市区文峰大世界商场当保安时,恰逢表姐从县区的如皋师范中专毕业,小军托同事给表姐介绍工作,他们见面才知,这个同事和表姐是小学同班同学,他的母亲就是表姐当年就读的市区城西小学的老校长,如此,表姐也就进入“母校”当了老师!

  随后,姑父一家为感谢小军帮忙,买了冰箱、冰柜等大型家电送给大伯一家,大概也给了8000多元的酬谢金,但小军依然不满足,还表示表姐他们不懂“感恩”!

  熟悉过往情况和博文的你们都懂的,这里不再赘述了!

  前几年,听闻大伯儿子小军某次打电话回去,大婶接的电话,小军让大婶将“房产证给他去抵押”,大伯知道此事后,火冒三丈,表示要“教训”小军,但每次小军回去,还不是把小军“伺候”得像“老爷”一样,烟酒不离,电视机的机顶盒调好了,放在一楼的前阳台的小军房间里(狭长的后阳台是厨房)!

  当年,他们“拆迁安置后搬到那个小区,唯独他们那半边的住户们家里没有安装煤气管道,都是用的煤气罐烧煮饭菜,至今仍是这样”!

  大伯一家非常能吃,平常买菜都像“过年”一样,鸡鸭鱼肉、“螺丝虾”、猪蹄等等,都是按斤买的,烧菜用的调料也都是成箱地从批发市场购买,包括每次小军回来,走前也会带走大量荤菜,据说有一次带走了几麻袋的荤菜!

  小军当年曾被其中一任女友小莉的亲属介绍到市区文峰大世界商场当保安,大概也是长年“满嘴污言秽语”的“不良品行而被辞退,后来不知在哪里做些什么,直到前几年的春节期间,打来电话,又不说所为何事,之后前来,果然如我所料,他在从事类似“传销”的行当,极力劝说让投资虚拟“比特币”,见我们不为所动,他便只好作罢,之后再没来过”!

  正是那次,看到多年不见的小军依然保养得“细皮嫩肉”、穿着一身黑色“皮衣皮裤”,还是以前那种“花花公子”的模样!

  前两年,听闻小军认识了一个离婚有儿子的淮安中年女人,还生了个女儿,那女人自称在淮安“公交公司上班”,又说是开小超市的,那年春节期间,那女人也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到大伯家里去过,大婶总是认为小军“很有本事”, 常有带回不同的女人们,后来,那女人忽然带着已经几岁的女婴到大伯家里,说是小军“失踪了”,还带走了“社保卡和现金等物品”!

  当时,那女人说“不能报警,之后又说,小军又勾搭了其他安徽女人,去了北京或上海等等,也将女婴放在大伯家里让他们抚养,后来,众人联系那女人,她才和淮安的女性亲属一起又来南通,带走了女婴”!

  大伯也曾在市区王府井绿地紧邻的湾子头新寓小区当“保安”很多年,长年累月都是“嘻嘻哈哈、稀里糊涂”的秉性,大婶吃了十多年的保健品,也常去保健品公司参加“听课”和“旅游”,如今不大出门了,只在他们小区楼下菜场买菜等等!

  据说,大婶有几次甚至都“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其中一次是在市区南大街(十字街)打车回去的,还有一次就在他们小区楼下附近马路上走着,还是一位清洁工师傅看她貌似不认识路了,主动询问,才指明了回家的方向”!

  说句难听的,这些都是吃保健品“所致”,何况,那些保健品公司的员工们都是“嘴甜、热心”,也经常在街上看到和听到一些陌生的老人们谈论保健品,有些人也和大婶一样,长期购买这些保健品,也有些人说,不能买、更不能吃这些保健品,的确如此啊!

  以前也和大伯夫妇说过,不能买这些保健品,他们每次都说不买了,实际还在继续购买、也去保健品公司“听课”和参加“旅游”,也曾不止一次听说,大伯夫妇还在外面向别人借钱购买保健品等等!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有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过好自己的日子,保持身心健康才是正理啊!

  这就是大伯今天下午送来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是不能送人的,暂时放在客厅地上,最终还是要扔掉的,还有一袋鸡蛋,已经装袋子放冰箱里了!

228@365秋日.“杂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