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紧邻沈寿仿真绣艺术馆的新、老馆,张謇晚年故居的濠阳小筑,
赵丹是山东人,原名赵凤翱,生于扬州,幼年随从事电影工作的父亲来到南通生活,也在市区实验中学读书!
二度进入校内参观时看到,靠近校门处新建了一个小影院礼堂,赵丹生平的电影图片长廊,露天的“小小剧社”演出舞台,赵丹纪念馆新馆等配套设施,有些并不开放!
也是前两年偶然网查获悉,原港闸区(前两年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南通中专里有个雕塑博物馆,馆长陶永华是校内美术老师,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市区各处景点、博物馆、濠河景观带的大多数雕塑和浮雕景观,也都出自他的设计!
当年进入特殊行业工作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业务培训,第一周的培训就在南通中专的阶梯教室里进行,源于该校也是特殊行业指定的合作实习、就业单位,主要是该校计算机班的学生们都在特殊行业实习和工作!
也曾到南通中专门卫室问过,内里的雕塑博物馆不对外开放,也见校内摆放着一些仿制的外国雕塑,用于美化景观,陶老师也有博客和微博!
实习那年在市区博物苑里看到摆放着很多大型人物铜像雕塑,比如“吹笛青年、洗衣妇女”等等,栩栩如生,后来才知道,这些雕塑都是陶永华老师的作品,也都分别摆放在了市区原城市博物馆(改建为“群英馆”)外面的花圃里等不同区域,同时网查获悉,他当时也在原城市博物馆里租赁场地,用于工作室!
后来,这些大型雕塑都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昨晚偶然网查所见,位于市区友谊桥下那些个体粮店后面、城隍庙绿地河边的这组“洗衣妇”雕塑,每次路过还以为那些钢筋底座是码头设施,原来是这组雕塑,今早被妈妈以“濠河一家人”的名字发在微信分享后,想不到点赞人数颇多,还有童年生活在濠河边的退休同事黄阿姨误以为这名字就是雕塑名,转发在“朋友圈”分享之余也配上了她自己写的童年回忆,写得挺好的!
图2就是陶永华老师(皮夹克)和张謇的孙子张绪武的合影,所处大约20年的市区环西广场也进行了改造,他们身后的浮雕景观也是陶老师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