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天,听闻市区寺街和马路对面紧邻的西南营历史街区即将拆迁、改造,随即前往拍摄了一些照片,发在博客分享!
当时有说法是,市里将对这两处老街进行改造,类似于上海“田子坊”的开店模式,手中卡片从1997年3月(小学毕业那年)获赠后完好保存了20多年!
小学和初中时因为各种机缘,在妈妈退休单位上认识了一批东北人(黑龙江、吉林),也有天津的,都是代表各自所属公司在她们单位上租赁场地,销售相关产品,他们都是全国行走、推销,那几年也和他们常有交流,都是叔叔和哥哥们,也有回到天津后升职或改行的!
这张色彩丰富、表面形似“封塑”质感,光线层次变化的日历卡(背面是1997年全年)是一位70后(同属相)的哈尔滨的张叔叔(近视)给的,他在卡片背面的1997年3月中旬的两个日期用灰蓝色细碳素水笔画了两个圈!
最初是某次听妈妈说起,他问起妈妈,经常看到我,询问是她弟弟还是儿子,妈妈告诉了他,他主动搭讪,由此认识的,有过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但那时我非常内向,也送过一张贺卡给他,也是他鼓励我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观察生活,善于思考,也说将来若有机会去哈尔滨读大学,一定要和他联系!
这张卡片上是俩外国小孩(男孩和女孩)坐在河边木栈道上钓鱼,我曾以铅笔对这张卡片有过几次、完全一样的临摹,如果不是卡片在前两年有点“不慎折损”而因此无存了,那如今应该还收着!
1997年临近我小学毕业时,他离开南通前托妈妈将他的名片转交给我,当时,据说他是去了广州继续销售产品,名片背后写着“量的积累会达到质的飞跃,希望你能创新、创造、创出多彩的生活,有事给我写信”,落款是他的签名和日期!
今年1月,原港闸区(前两年已整体合并为市区范围)火车站开通了直达哈尔滨西的高铁,单程票价之高,引发了很多南通网友们的热议,今年春天在微信里分享这段往事的当晚,随后看到关注已久的公众号“哈尔滨文旅”有更新,打开一看,标题恰好就是“我在哈尔滨等你”,虽然,当年,我未能如愿去哈尔滨读大学,但请相信,如若有缘,还会相见!
2013年1月初在博客讲过这段往事,昨晚在微博再度分享这段往事时,竟然有一位陌生的黑龙江的网友、微博名为“热辣东北男”,他在我的这段讲述下方给予评述和点赞:“我们在哈尔滨等你”!!看到他的评述,真的好暖心、也要真心地谢谢他!
就是这张2012年秋天或2013年1月在市区西南营老街拍摄的照片,以及上述博文讲述的这张卡片,图2是当年其他哈尔滨相关博文的原版配图,这件斜肩长袖大约是2009年在妈妈单位所买,牛仔裤是在西南营老街里,她们一位同事徐阿姨的妹妹夫妇开的牛仔裤小店里所买,早已无存,这双北京布鞋也早已无存了!
2010年6月高考期间还在特殊行业(24小时、和所有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谁也少不了使用这个,在本博主离职和改行时,同为首批进入的新员工们也已所剩无几,很多老员工们也都纷纷离职、改行)工作,当时也是唯一一次请假去的北京(唯一一次跟团、妈妈是二度进京),那年去北京也穿着这身衣裤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