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通新闻报道,本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说到“奥林匹克”运动,南通人民心头总有一丝骄傲,从1992年到2016年有7个南通人成为奥运冠军,拿了13块奥运金牌,加上非奥运会期间的“锦标赛”等体育赛事产生的冠军,南通走出了17个世界冠军,真不愧是“体育之乡”!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南通人民的体育精神就得到了很好体现,1913年,张謇和他的兄长张詧慷慨捐资,于1917年在南通市区城南的段家坝兴建了中国早期体育场之一的南通第一公共体育场,占地约20亩,建有平房作为乒乓球室和工作人员宿舍,运动项目分为球类和器械游戏两大类,球类有网球、篮球、野球、队球和乒乓球等,器械游戏有秋千、木马、平台、浪桥、浪船、滑台、旋板、高梯等,体育场的经费由县里拨款二分之一,还有二分之一的款项由创办人张謇等筹集,公共体育场每天上午9时到下午6时对外开放,“任人运动,无贫富老幼男女之分,亦无入场费”,每逢星期日、节假日,来体育场锻练的更是“济济盈盈,各自为戏”,公共体育场的兴建,对于南通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22年,张謇又在南通城区与市郊狼山之间兴建了南通第二公共体育场,占地40亩,规模是第一公共体育场的两倍,一县之内拥有两个公共体育场,这在当时全国1700多个县中是绝无仅有的,由此足见南通体育在国内所处的位置!
张謇在市区“五个公园”(“东、西、南、北、中公园”,分别对应现在的市总工会、中国首座工人劳动文化宫、老少年宫、南公园饭店、以及曾为历史时期的“南通俱乐部”的西公园绿地)建设时还有机结合体育游戏的设施建设!
例如“东公园内秋千、木马、平台、转车等游戏运动器具一应俱全,西公园内另辟竞漕船坞和游泳池等水上运动设施,以供水上运动,张謇在《致师范、师附、农、商、医、纺、中、高小各学校》的信中称:“西公园游戏,有游泳、竞漕二种,均与体育有关,游泳池虽已竣工,而气候不适;演习竞漕,则船及太平衣已备,尚可试习,该园特聘教师,可为指导,希择各生之身体健壮者,询问各该家庭,如有自愿学习此技者,尽于本月十六日以前赴公园报名,俾可于纪念会日(九月十八日)分班演习,所有竞漕船非常轻便,太平衣之浮水量亦甚富足,并无危险也,此致......”信中提及的“竞漕”,张謇专门作了原批:“竞漕,日本名词,于字义亦通,故用之”,竞漕是龙船、游艇一类的竞赛运动,西公园增辟水上体育运动设施,为南通游泳等水上运动的开展搭建了正规化平台,张謇为训练培养水上运动员专门发函南通地方高小以上的学校,说明了他对这项运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南通水上体育运动源远流长,有史久矣”!
而且,张謇等人还亲自参加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在历史时期也称为通州、县区也有通州,十多年前已整体划归市区范围、管辖)于1915年举办的模范运动会,1916年,江苏省立第七中学运动会召开,张謇致了《
开会词》等等,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南通印记》展览活动当中也印证了南通人民一百多年来的体育精神!
本文综合摘自南通新闻和来自县区海门的张謇纪念馆的史料节选、网摘内容《南通近代体育开拓者张謇》等,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