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10天,北京3家核酸检测机构接连被查处,超30人被查获,一方面让人拍手称快,另一方面也不免让人疑惑、核酸检测这门“生意经背后的利益链”问题!
没想到,作为防控“第一关”的核酸检测,也敢有人造假,在过去9天里,北京三家核酸检测机构接连被查,震惊全国!
今年5月21日,北京朴石医学实验室实控人、法定代表人等6人被抓,警方立案案由是“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5月27日,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同样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法定代表人等17人被抓,5月28日,北京警方对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立案侦查,8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核酸检测“乱象愈演愈烈”,那么,这三家核酸检测公司都做了些什么呢?!
先来说说这个“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公司,监督员发现,这家公司的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打个比方,就是“明明只检测了100管,却出具了300管的检测报告,那没有检测到的这200管,万一有阳性病例,不就被忽略过去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韵达快递聚集性Y情,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Y情,都是由这家机构检测的,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漏检,导致Y情传播呢?毕竟,这关系到北京这座千万级人口的超级城市的正常运转”!
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暗箱操作”也“没好到哪儿去,大家都知道,现在市面上的核酸检测一般是"5混1"和"10混1",但金准医学为节省成本,采用多管混检方式检测,举例来说,3管混作一管进行检测,原本10人一管变成30人一管,利润大幅度提升,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样本被大大稀释,测出的结果,谁也无法保证是否准确,最终导致错检、漏检”!
同样地,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也为“节约成本,加赶进度,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采取多管混检方式检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河北、安徽、上海等地也有“第三方检测机构曝出违法、违规行为,今年5月,据《第一财经》报道,上市公司润达医疗(9.280, -0.04, -0.43%)旗下的第三方实验室——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测实验室,出具了多份“假阳性”报告,其中,上海一个小区一天内就测出13个“假阳性”!
这也让网友们“炸了锅,有网友直言“这是发国难财”吗?!还有网友表示“核酸检测一轮一轮总有漏网的,是不是就因为这种......”,从各大网友们的评论中,不难看出愤怒程度”!
核酸检测的“暴利生意”
这一系列核酸检测“乱象背后,正因小小核酸检测,已然成为一门大生意,他们大吃防Y红利,赚得盆满钵满”!
先来看看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实控人王学刚来头不小,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王学刚与上市公司华大基因(65.680, 0.23, 0.35%)渊源颇深,从1999年开始,王学刚就曾在华大基因公司任职,担任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1%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员,还曾任华大基因副总裁!
华大基因被业内称为国内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2015年,王学刚从华大基因离职创业,与曾任华大基因美洲区首席运营官的张浩一拍即合,成立哈尔滨精准基因,专注于生物基因类高新技术,并担任精准基因董事长,后来成立金准医学,迅速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华大基因,王学刚还担任另一家上市公司百普赛斯(142.900, 1.87, 1.33%)董事,此外,“天眼查”显示,王学刚还任职十余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与生物科技相关!
相比于被查处的“北京朴石”和“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同蓝博”可是名副其实的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天眼查”显示,其“母公司”是2018年登陆港交所主板的“中国同辐股份”!
“中国同辐”2021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1.44亿元,同比增长20.3%,除税前利润人民币8.02亿元,同比增长34.6%,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同辐”的业务版图中,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数据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同辐”的医学检验服务受益于核酸检测需求的增长,不仅仅是“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在2021年实现独自增长,同比增长77.0%至2.28亿元!
从“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及其他业务”整个条线的近年“毛利率”上来看,该条线2021财年“毛利率”约为40.14%,2020年约为25.21%,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31%和35.13%,“Y情虽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同辐医学检验服务的原有营收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但也创造了新增长点,并带动了整个条线毛利率的上涨”!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同辐正准备在A股科创板发行上市,准备“A+H”双上市,现在,该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同蓝博”涉嫌违法犯罪被查,对于其核酸检测业务和市场认可度而言,或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冲击”!
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爆雷”
此外,还有多家“第三方核酸检验机构出现问题被曝光,涉及金域医学(74.260, -1.36, -1.80%)、润达医疗等上市公司”!
《公开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核酸检测“龙头”公司之一的“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收入119.43亿元,同比增长44.87%,“归母”净利润22.20亿元,同比大增47.03%!
今年1月,河南许昌警方通报,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施“引起新冠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禹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1月10日对张某东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2022年5月9日,“第三方实验室.中科润达”被曝出在上海黄浦区海悦花园小区测出5例“假阳性”,引起该小区居民们的强烈不满和质疑,随后又有居民“爆料”,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一天内测出13个“假阳性”,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
据“天眼查”显示,“中科润达实验室是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子公司,其背后控股股东是上市公司润达医疗”!
《年报》显示,润达医疗旗下共有两家第三方实验室,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龙卫精准检验中心,2021年,两家实验室收入3.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60%,主要系“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量和常规检测业务的逐步恢复!
这也让润达医疗2021年全年业绩有了重大提升,《财报》显示,2021年,润达医疗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相较2016年的21.65亿元翻了4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较2016年的1.16亿元翻了3倍!
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时,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本文摘自新浪财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