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博文的话题!上次市里通知,改为八天一轮、四天一次的常态化“巡检”模式(分片区、每次按50%半员检测),当时也说是以此类推,昨天市里通知,继续按此检测模式,具体要各片区(各街道)再发通知,即四天里、每天都有不同片区进行检测,而居委会的微信群根本没有任何具体通知,等同于市里要求的“默认”和“变相强制”自行检测,早前在街头各处设立的200多个检测点,有些也是无人值守!
如此,便在上次拍摄过的市区钟楼广场(南大街、十字街商圈)检测点排队检测,那个小屋子里四个人,两个志愿者拍照,两个护士检测,大概是端午节要放假了,平常很少有人的这个检测点,今早排起了两条长队,也有附近银行、大润发总店、外卖等行业人员排在队里等待检测!
现场喇叭喊着,若有检测卡(港闸区都是发放的检测卡、盖章确认),此处无法盖章,要到西边有些距离的环西广场检测点盖章,真是干的“邋遢事”(南通话形容、做事“一塌糊涂”的意思),如同之前看到网上很多人的疑问,假如前一天在这种街头检测点做了,次日若有通知,要求全员检测,是否还需检测?难不成会变成“黄码”?如此作为,可谓“混乱至极”!
今早,爸爸外出买菜,到了公共车库才见电动车后轮轮胎坏了,据说以后将改为智能车库,刷卡才可入内,毕竟也已十多年了,大概要卖掉后,重新买一辆电动车,也可以折价“以旧换新”,其实也是等于“卖给了”电动车专卖店,现在普遍都是这样!
近来的北京、河南等地卫健委个别领导正因从全员检测里“捞金获利”而被免职及其他处分,可别以为全员检测是“免费”的,其实一直都是“收费”的,是从“全民医保基金”里“扣费”,名义上是“政府承担检测费用”,上述卫健委领导“落马”就是和这些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媒体报道和曝光才被大众所知的!
之前讲过全员检测,之后从手机里查询可见、有时是一些民营医药公司进行检测,近日在北京也出现了部分此类医药公司也从检测里做“手脚”,即通常说的全员检测时“十人或二十人一封管”,等到第21人排队等待,志愿者会给这人一根试剂管去检测,但北京此类医药公司检测时违规操作,采取“百人一管”也被查出、曝光、通报!
看似寻常的“常态化”全员检测,其中的资金利益极为可观,国家虽未强制要求所有城市都要设立15分钟到30分钟的便民检测点,但各地都纷纷设立,包括进入公共场所的48或72小时检测报告,检测是从采样时间开始算起,并非马上出结果,也由此引发广泛争议:“若等检测结果出来,已经过了十几个小时,如果进入火车站等场所也是只剩48小时而非72小时了”?如此做法也是很不合理的!
以四川阆中为例,当地财政能力有限,多轮检测已让当地直呼“吃不消”了,平均一次检测就要花费上亿元,有些地方已开始逐步改变相关检测政策,不再“强制要求”,而是“自愿检测”为主,山东也率先开始跨省通行,多地纷纷效仿,只为促进消费和旅游!
之前在合肥进行过一次“发生Y情”的应急演练,没想到第三天真地发生了“Y情”,当地迅速采取相关防控措施,40多天后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同时发布宣传口号:“合肥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的都是客人,返乡都是家人”,高速路段卡点的外地车辆,全部免费检测,司机们排队免费领取盒饭等多种“暖心”举措也让合肥备受关注和称赞!
合肥的这种“暖心”举措是前几天从“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公众号里看到的,1983年7月1日出生的他是满族,本名商子见,中戏表演系毕业后,曾经演戏十年,也是北京国家话剧院(前些年由几家话剧团合并而成)的导演和演员,后被剧院召回参演话剧,长年往返于北京和东北,父亲是军人,母亲和外婆是医护人员,爷爷奶奶是“老革命”,他每次的激情讲述和深蓝短袖、以及胡子都是视频里的“标配”!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既是他的微博网名,也是他的个人公众号和视频号名称,正因今年春节前的某天深夜看到西安友人(非博友)、粗布店老板张叔分享了他讲述西安“Y情”的视频才有网查了解,他每次的讲述内容涉及各地“Y情”和“国内外重大政治、热门事件”等等,真是令人感慨,也说得真好!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