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形势日益好转,也已发布“扫码通行”防控措施的相关通告,也将从下个月起全面恢复复工复产!
但是,这两个多月的上海“Y情”也让很多外地来沪人员们,下定决心要“逃离”上海,一时之间也成为了网上的热议话题之一!
两个多月的“煎熬后,让一大波非沪籍的人士选择逃离,逃离这个曾经带着梦想而来,为之奋斗过、甚至还没来得及奋斗的城市,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这一次离开,可能就是永别了”!
“离开上海,至永远”!
昨天是“上海地铁恢复跨区运营的首日,3号线连接上海火车站和上海南站枢纽,贯穿上海中心城区,可换乘连接上海虹桥枢纽,贯穿中心城区的10号线,对于很多急于离开上海的异乡人们而言,通往火车站的路途上可以更顺畅,不用像之前的一些人们那样,骑着共享单车或徒步穿越上海中心城区,少一些波折”!
不言而喻,地铁恢复对于那些在上海“苦苦煎熬的外乡人们来说,离开的人们肯定会更多了,昨天一早,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在通往火车站的地铁车厢里,大多都是拖行李箱的离沪乘客们”!
据说,不乏有人为了买到返乡车票,不惜花费2000多元、甚至是8000多元从“黄牛”手里卖到了返乡车票!
上海媒体在昨天早晨8点多探访的信息也显示,通往虹桥火车站的3号线,人不是太多,一排座位多数只有一人,但大多带着行李箱,在10号线的上海动物园站上车的人们明显多了起来,一些乘客“全副武装”,穿上了防护服,戴上了N95口罩”!
毋庸置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急于离开或逃离上海的外乡人们,曾经上海是他们的梦想之地,满怀希望而来,追梦旅程未曾开启,就遭遇了上海开埠百年难遇的灾难,受尽煎熬乃至流浪街头,如今决绝而匆忙地离开,即便不说永别,很可能再相见的那一刻也是遥遥无期了”!
有“上海人就担忧,地铁恢复了,着急离开的人会越来越多,会不会让火车站外挤压的人更多了?在这之前,透过短视频,人们看到了进不去站的异乡人们,就在虹桥火车站外的高架桥下打地铺过夜,等待24小时抗原检测,等待进站,等待踏上回家的列车”!
在“拂晓之际离开上海,可能对于这些追梦的异乡年轻人们而言,也不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就像有人劝慰他们时所说,“如果现在留在上海,可能就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抓住了这次机会,以后的人生可能就平步青云,迅速实现财富自由”!
但“如此煎熬的环境下,已经70多天颗粒无收,别说精气神儿,就是体力都快耗尽了,多少人还能听得进去劝告,对未来还有所憧憬,可以想象”!
“理解了他们的心境,或许就不难理解,上海逐步解封后,为什么一些人要不惜一切代价离开上海?他们中有人步行60公里到达虹桥火车站,提前两天骑着共享单车到达火车站,为省下2600块钱打车费、自己开车2000多公里回成都,东北大庆的哥们买不到票,索性花8000块钱买辆二手车开回家”!
诚如在“网络上很火的那篇《我是红烧公主,离沪之后,发誓烧完世界上所有的西葫芦》的文章中,作者开篇写的那样,这次上海Y情让她重新拟定两条人生标准,一条是交友标准,能在她诉说这段悲痛经历时,能为她泪流满面,“这边建议直接和我结婚”,一条是未来定居城市的选择标准,“相对简单,信赖感”!
“照此分析,对于这名在虹桥火车站看到7块五一瓶元气森林都感到惊喜的女大学生而言,上海未必符合她的留居标准”!
同样是“热传网文的主角,在虹桥火车站帮人离开的徐汇区外卖骑手余林,更是用一句话就解决了洋洋洒洒、几天几夜叙述不完的这段煎熬,“我发觉人们离开上海时都很沉默,他们坐在我的后座,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很少说话,夜晚的氛围令人感到低落,我们的模样都像挨了现实一巴掌”!
“每个人都像是挨了现实一巴掌,这样诗意的文字恐怕连“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女诗人余秀华也写不出,却出自一名外卖骑手之口,这得是看遍了多少世间无奈、才能厚积薄发、喷涌而出的哀鸣”?!
当然,对于“执意离开上海的年轻人们而言,也有温情,一名网友就在社交平台的“上海虹桥火车站遇离沪大潮”话题下写道,“上海浦西的朋友有没有需要带东西离开上海的,带出上海之后,等我七天隔离之后,大约在2022年5月30日,我帮你们寄出,有需要联系”,或许,这也是逃离前留给这座城市的最后一丝温情,这种陌生人之间的信赖,又让人感到不一样的暖意”!
“社交平台上,有人替离开的人们感到遗憾,“火车通了,地铁通了,只为那些需要离开上海,或短暂,或永久的人们吗?突然有些许伤感,遗憾”!
上海“Y情形势虽然大幅好转,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高达数百例,从虹桥高铁站的运营情况来看,火车票都是一售而空,火车站周围的马路上也有很多乘客们在不停地刷票”!
上海虹桥火车站,每日乘坐火车离开的人们虽然和以前无法相提并论,但放在当前,绝大多数人们暂时还无法离开的大背景下,这个人数其实已经很多了,要知道,以前除了每年的春运,上海虹桥火车站的进出乘客们基本保持平衡,而现在是“大量净流出”!
如果加上航空、自驾、拼车等方式离开上海的人们,那么,每日离开上海的人数可能高达上万人,随着各地出台具体的返乡政策,相信这个人数会逐步增加,也许有人会说,都坚持两个多月了,都快“胜利”了,为什么会在这时选择离开上海?答案是“不确定性”!
当然,离开的人群中确实有很多是因为“旅游、探亲访友、看病、出差等原因滞留在沪的人员,但更多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担忧”!
一、对于“Y情不确定性的担忧,上海Y情形势虽然大幅好转,但还不能说是彻底胜利,毕竟,单日新增人数依然高达数百人,就算单日新增人数降到个位数,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再次爆发,毕竟,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了,一旦再次爆发,这种长时间的封控,可能是他们不想再次经历的,而在农村有开阔的田野,大大的菜园,相比来说,简直算得上是世外桃源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不止是上海,北京Y情形势的多日新增保持在50例左右,形势也不容乐观,而四川也有地方Y情形势严峻,各地零星新增病例此起彼伏”!
二、对于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担忧,毫无疑问,离开上海的大都是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们,但上海1000多万左右的外来人口中,有太多人是没有固定工作的,他们或是打零工,或是做些小生意,接下来的经济形势如何,确实让他们心里没底,在上海生活成本太高了,暂时离开,不仅可以节省生活成本,也可以回到家乡暂时休息一段时间,理清思绪,从头再来”!
近日,一名“985”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小张就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经历也让很多人们感到吃惊,原来,小张毕业后,想着自己年轻有学历,想在上海发展,想看看能不能求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父母帮助之下,他还有两百万作为创业基金,可在上海整整打拼六年,结果却让人很失望,非但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在上海也没有了容身之地”!
他丝毫“感觉不到人生归属感,终于接受自己的失败,决定回到家乡重新发展,可能他只适合当一名普通打工者,上海的生活并不适合他,他也无法取得一番成就”!
如同小张说的,他认为“离开上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的身边也已形成一股“离沪潮”,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离开上海,宁可在家乡找一些工资较低的工作,也不愿意留在这种大城市生活”!
本文内容均为综合摘自相关新闻报道、网络内容,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