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3@365网摘阅读

(2022-03-24 15:29:14)
标签:

365

飞机

事故

“黑匣子”

网摘阅读

 黑匣子”是“航空飞行记录器的俗称,它并不是黑色的,为了便于寻找,它的外表一般都被涂成醒目的橘红色”!

  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诞生于1956年,1954年,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班机“彗星”号坠毁,澳大利亚航空燃料专家戴维·沃伦参与了事故调查,但事故没有目击者和幸存者,沃伦便设想,可以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行数据保存在抗坠毁和防火装置中,为飞机失事提供调查线索,三年后,沃伦设计出世界第一个黑匣子,它能保存4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

 飞行数据记录仪记录了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航向、飞行状况、机上设备等情况,记录时长可达25小时,舱声录音器用于记录人员话音和驾驶舱内音响,记录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小时”!

 黑匣子安装在远离飞机发动机的尾部,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耐火烧、耐海水及腐蚀性液体浸泡等能力,比如波音737NG系列的黑匣子就可以承受3400G的冲击,20000英尺深的水压和持续30分钟的1100摄氏度的高温”!

 飞行事故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因为黑匣子详细记录了飞行员操纵和飞机各系统工作状态的变化信息,能够完整反映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情况,有准确、完整的事故发生链,是飞机失事时最好的“见证者”,世界上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的”!

  据《环球时报》报道,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官网公布了“各国开展空难事故调查的部门清单,通常都是各国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或委员会,例如,中国负责空难事故调查的机构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属的航空安全办公室”!

 “各国开展空难事故调查的部门就是牵头负责“黑匣子”数据提取和破译的机构,不过,这些机构虽然具有调查职权,但并不一定具备相关技术,根据《国际民航公约》规定,如果航班所属国或事故发生地所在国没有展开调查的能力,可以协商后将全部或部分调查工作委托其他国家进行,因此,在很多时候,不具备“黑匣子”破解技术的国家会寻求别国机构协助调查”!

  另据《环球人物》报道,当今“世界调查民航空难的权威机构主要有4家,分别是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德国联邦航空事故调查局,2014年7月17日,载有298人的马航MH17坠机,黑匣子交到了英国专家手上”!

  除了“英法美德,很多国家也有自己的解读黑匣子专家,我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就有这样的专家,据了解,这些专家需要具备电子技术方面的背景,在入职后还要再接受理论学习以及专业的实战训练,但不管在哪个国家,解读黑匣子的专家都非常神秘,相关机构甚至不会公布他们的名字”!

  因此,“黑匣子的解读时间要根据飞机的坠毁严重情况而定”!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飞行事故调查并非完全依赖黑匣子,它和现场调查,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的调查是同等重要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事故现场调查人员要分析观察的对象很多,比如发动机系统的损坏情况,操作面、连接件是否缺失等等,最终,大家把相关信息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初步的结论”!

  此外,“飞行事故调查还可以从飞机维修记录、更换零配件的记录、飞行员的心理等入手,作为判断失事原因的辅助手段”!

  既然“黑匣子寻找存在一定难度,可否通过云存储来实现记录数据呢”?

  据《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介绍,实际上,目前有些“飞行数据已经实现了网络同步,比如二次雷达应答机,实现了飞行的航向、高度、速度等数据的同步,这种实时传输的数据,主要是为了空管的需求,但黑匣子所记录的数据,相对来说更细致,数据量比较大,完全都同步的话比较困难,而且一般只有在出事故的时候,这些数据才会真正用得上”!

  本文节选摘自相关新闻报道和网络内容,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

83@365网摘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