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播出的央视4套《远方的家》之《大运河》系列节目,开始播出去年秋天拍摄的天津专集,也讲到了这家卢氏“绿豆潮糕”的店铺,也是本文作者、天津静海区的美食作家张洪英女士带着央视记者前去采访了这家店铺!
本微信公众号免费为各种天津静海区特产(农副产品、工业品、都市农业、旅游业等)做推广,欢迎联系手机号:“15822223311(微信、手机同号)”!
“独流”美食是“独流”镇的一大特色,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特点,您的味蕾不管多“挑剔”,来“独流”一顿“饕鬄”后,总有几样美食让您记着念着,“独流”人心灵手巧,一种食材能做出花样来,比如绿豆,绿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口感好、易消化的食材,素有“绿色珍珠”之称!
绿豆面儿可以摊煎饼,早上起来,手里握着两个鸡蛋往煎饼摊前一站,喷香扑鼻的绿豆面儿裹着鸡蛋在烧热的铁板上“翻飞”几个来回,摊成饼坯、金黄松软,撒上翠绿葱花,抹上面酱、芝麻酱、大蒜汁儿、干辣椒,放一个刚出锅的“果篦儿”或油条,如我(本文作者)这样“重口味”的再放一撮老咸菜,得,这顿早点吃得那是一个舒服!
绿豆面儿还可以用来做糕,过去的“独流”街面上、糕点铺很多,“永兴德”的点心质量和“口碑”数一数二!
“卢记火烧”便是在“永兴德”点心制作工艺基础上更新、改变发展而来的,承袭点心的制作“精髓”,加上创新、变革、研制而成,采访“卢记火烧”传人,才知道“永兴德”的绿豆潮糕没有随着“永兴德”店铺的消失而消失,店铺传人之一的卢学刚、卢师傅还在传承老工艺制作绿豆潮糕,得之这个消息,我(本文作者)很兴奋,马不停蹄地赶往卢师傅的制糕作坊!
卢师傅从小在“独流”长大,成家后来到县城发展,在汽车站附近买了平房,制作车间就在自家南房,屋里干净敞亮,不锈钢的案板擦得熠熠生辉,每一个制糕的模坯和筛萝都洗得不染纤尘、整齐地靠墙码放,卢师傅出来迎接我(本文作者),老实木讷的人,他不善言谈,我(本文作者)称他老卢,看他的外表根本不是生意人,的确,他的性格正如做出来的点心:实在、真诚!
对于制糕,他说祖上几辈人都在做,他不想让这手艺在他手里丢掉,纯手工制作真地好累,产量也不高,但为了让这美食传承下去,累点儿也值了,他拿出一个小本本给我(本文作者)看,是“永兴德”各类点心制作的成份表,把这样重要的东西拿给我(本文作者)看,我(本文作者)取笑他太轻率了、就不怕我(本文作者)“偷学”?!
老卢笑着说不用“偷”,想学就学,做起来又累又繁琐,就怕你不学了,每一道美食的成功都是经过几代人精心研制、不断摸索才得出来的,让全部食材以最好姿态融合在一起,激发出最香甜的味道来,是“永兴德”世代相传的宗旨!
绿豆糕又叫绿豆潮糕,精心挑选绿豆,石磨研磨成粉,“一筛、二筛、三筛到七筛”出来的面粉才可以用来制糕,和糖,搓面儿,筛面儿,上屉,压皮儿,切块儿,上锅锅蒸一道道手工工艺都不马虎,所需糖和馅料都要严把质量关,尤其是馅料,豆沙馅儿的制作跟“火烧”用的馅料工艺同出一辙,只有这样的豆沙馅儿才能保证绿豆潮糕的“甜不齁、不腻、不喇嗓子”,绿豆潮糕做好后,色泽金黄,老少皆宜,入口即化,“切齿”留香!
说话间,老卢的爱人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绿豆潮糕,刚出锅的,名不虚传,豆面儿入口“瞬间化掉”的滋味儿一直让我(本文作者)不能忘记,同行的帅哥吃过后赞不绝口,说第一次吃这样好吃的绿豆潮糕!
看我俩(本文作者和朋友)“狼吞虎咽”的样子,老卢夫妻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现在因为做的产量小,买他家糕的大多是老客户们,当天做出来的就都会被订购一空,因为没有人工添加任何化学制剂,买回去要尽快吃完、不然,存放不了多少时日!
我(本文作者)喜欢美食,还恋旧,所以,我(本文作者)更钟情于传统工艺、经岁月历练、纯手工精心制作的美食,我(本文作者)也希望“独流”镇上失传已久的老手艺、“老字号”慢慢地重新发展起来,让古镇更繁荣、更富庶、更具特色!
联系方式:卢师傅 15822916828
本文作者:天津静海区美食作家 张洪英女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