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020-09-22 17:50:39)
标签:

365

扬州

邗江区

甘泉地区

陈园

  姨妈夫妇和父母、舅舅父子及儿子小凡女友都是昨天一起返回南通,从父母带回的2019年版的扬州旅游宣传手册上简单翻看了一下,看到了这个位于邗江区的陈园、也是现代仿建园林,由此网查分享!

  扬州邗江甘泉乡的陈先生发了大财,钱多了没处用,斥资近6亿从安微搜罗来古建筑,古家具,古物件,请扬州古典园林设计师在家乡甘泉乡规划修建了一座私家园林,起名为陈园,陈园虽不比个园,何园规模大,但布局得十分精巧,尽显微派建筑之特色,不失为扬州人值得一游的新景点!

   扬州西北部的甘泉山,土地肥沃,物产丰茂,至少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活跃着先民活动的足迹,从考古挖掘而知,甘泉古镇四周存在着无数高规格的汉代墓葬,足以说明这一点!

  清康乾时期,扬州西北郊涌现出许多人文园林,它们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无一不是当地能工巧匠所为,建房叠石,莳花造园,多少工匠孜孜矻矻,苦心经营,甚至前后数代人,均以此为生。

  传统工艺优势,绵延流长,遗风犹存,如今,一座古意盎然的园林,拔地而起,以靓丽风姿吸引无数游人寻芳探幽,到此一睹迷人风采。

   2016年4月,一个诗意盎然的春日午后,记者在扬州“虹桥坊”总经理初军先生的引领下,初访陈园,在陈园主人的热情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整个园林,一路花团锦簇,目不暇接,听陈园主人娓娓道来建园的故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惊世骇俗”,什么叫如数家珍,胆略、见识、付出、辛劳、殚精竭虑、自豪欣慰…...这些词语的内涵在陈园主人营造这座遗世独立的园林过程中,相信他已体会得淋漓尽致!

  自古,扬州以园亭胜,在园林多是宅的扬州,宅是园,园是宅,园林像珍珠一般洒遍全城,多达两百多座,超越苏杭,甲于天下,代表了中国园林艺术最高成就,最近,这座园林城市又增添了一颗珍珠,那就是这座闪耀在扬州甘泉、历经近20年潜心打造,名气不胫而走的陈园。

  陈园之所以叫做陈园,一是因为园主人姓陈,另一说法是5栋明清古宅、无数奇石名木是从安徽、江西、山西运来,具备徽派、苏派、晋派园林的原真性建筑风格,在扬州重新组合,“陈”列一处而得名。

  陈园南门旁矗立着太湖石,雅号“玉玲珑”,重达几十吨,周身孔窍遍布,通灵剔透,进得南门,迎面便是大片湖面,波光粼粼,湖中一栋楼阁拔水而起,名曰凌枫阁,面北临湖是一栋水榭式建筑,叫花潭竹屿,一进门便看到一座典雅精致的湖上园林。

  东宅称为“盐商遗梦园”,主要是重现晚清中国最大商业资本集团——扬州盐商生活起居的博物馆,这里是完全的徽派风格,其灵魂建筑乃是260平米的金丝楠木厅,名曰“厚德堂”,房梁、立柱全用名贵金丝楠木撑擎而起,面阔七间,为明五暗七结构。

  可以说,这是扬州迄今最大的金丝楠木大厅了,它的前身本是乾隆年间扬州八大盐商商总江春亲属的徽州古旧建筑,是从徽州“抢救性”拆毁的厅堂,搬移到扬州邗江后,特意邀请安徽的能工巧匠精心复建而成,像这样恢复的的老房子,还有藏书楼、四水归堂、小姐绣楼和一个三间两厢的老屋。

  陈园内部主要分为两块,整体布局为“东宅西园”,西园则是复原的“扬州八怪”之一高翔故居和西花园。

  高翔,字凤冈,号西唐,扬州府甘泉县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苦读书,人称“扣门从不出书房”,好写诗,人称“几曾天不厚清才”,善画梅,全以韵胜,精于书,左笔奇古,家住扬州盐商聚集的扬州东关街附近,故与盐商往来亲密,特别与大盐商马曰琯“同调复同庚”,更是经常出入小玲珑山馆。

  高翔故居是按“以旧还旧”为原则,根据清代文人生活习俗复原,房屋建筑材料、生活起居用品皆明清旧物,居室“布衣高贤”、“集贤堂”皆依循高翔一生际遇而来,“弹指阁”的出处是依据高翔曾作《弹指阁图》,此图曾为《扬州画舫录》所载,现存扬州博物馆。

  高翔故居西侧就是西花园,复道行空,回廊屈曲,分隔景区,延续空间,其抑景、对景、借景、隔景、漏景手法独具匠心,环绕一池清水,秀映清池的是叠石成山,太湖石用于叠山,黄石用于点缀,刚柔结合,环水而铸,有胎有骨,有开有合,连冈断崖,逶迤形势,水映山,山衬水,山水体现了陈园造园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将建筑作为景点的处理,四周戏台、船舫、钟亭、棋亭、廊桥、澄沁亭,既是景观又是观景场所。

  名花古树如云如裳,恰似一座精致盆景,是陈园造园的又一要素,黄杨、紫薇,丹桂、银杏、罗汉松、800年紫薇、千年银杏,既构成幽美环境,又渲染宜人气氛,附丽着人文精神,书画墨迹作为造园第四要素,主要体现在匾额与槛联中,彰显了扬州画意式园林的风格。

  陈园的石刻、砖雕、木雕工艺也让人叹为观止,高翔故居前有两只石犼,俗称“望天犼,朝天犼”,是明代遗物,造型古朴,园内还多“门当”,这一建筑装饰又叫“枕石”,用于“镇宅”,如“狮子盘球”,“麒麟送子”、“马上封侯”,都表现出浮雕高水平,也都是晚清旧物,此外,青石雕琢的马槽、拴马桩、大石旗杆墩、汉白玉丹陛石“双龙戏珠”无一不是石雕杰作,陈园的木雕也琳琅满目,红木雕花大床、门窗牌匾、东阳木雕,件件精品与老宅融为一体。

  砖雕作品也令人赞叹,尤其是一面巨大砖雕“童子游玩图”,27平方米刻700多个顽童,或舞龙、或放牛、或纵歌、或斗棋,童趣盎然,是黄山徽派砖雕艺术的代表作。

  整个砖雕画面驳杂变化,层次分明,如山如水,如鸟如兽,构图严谨得体,饱满典雅,刀法娴熟圆润,细腻精湛,所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悬雕、透雕风格多样,都可见刀法之工,棱角之锐,布局精巧匀称,线条流畅遒劲,无论是飘动的衣,翻卷的叶,还是扶摇的鸟,奔跑的兽,无不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陈园还将设“南北宋青瓷馆”,陈列南、北宋年间的梅瓶、钵、八方盖瓶、鼎等奇珍异宝,供人观赏,通过多年精心打造,园主人也想将这些特色呈现给游客们,与大家分享艺术的精湛与无穷魅力。

   陈园位于扬州甘泉街道以西约三公里处,依傍甘泉影视基地,都是文化产业,相依相存,走到该园正门口,一块巨大湖石先声夺人,周身孔窍遍布,通灵剔透,纹路苍劲,古色斑斓,给石块平添无限生机,据说运输、吊装这块“巨无霸”颇费周折,最后依靠大型起重设备方才定位。

  陈园的正门形态全然是典型扬派建筑风格,朝南三楹,硬山云墙,小青瓦,砖砌花脊,朴素淡雅,迎面前檐带廊,檐下柱前挂对联:“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雀替与月梁上有精美繁复的木雕,古色古香,左右两侧为细磨砖墙面,素面朝天,正门木作样式陈旧,门面上绘彩色“神像”,并不鲜艳夺目,显然不是新作,而是陈年老货。

  陈园好比一只“聚宝盆”,收藏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建筑构件,每一件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熠熠生辉,光彩四射,就说砖雕吧,每一块都布置妥帖,与老宅融为一体,尤其是一面巨大砖雕“童子游玩图”,幅面之大,人物之多,怕是世上数一数二的,令人叹为观止,砖雕约27平方米,700多个顽童,或舞龙,或放牛,或纵歌,或斗棋,童趣盎然,采用徽派砖木雕刻艺术,如果想看徽派砖雕这门非物质遗产,陈园的“童子游玩图”是一件不能不看的佳作。   

  西路建筑秀美朴实,力求模仿当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旧居,并非一定形似,然而讲究神似,高翔是清代画坛“巨擘”石涛的徒弟,天赋极高,终身未仕,是个十足的“草根”画家,他家住扬州老城讲经墩附近,与东关街“小玲珑山馆”的二马弟兄,过从甚密,房屋架构都采用明清遗存,古风犹存,名称也移用高翔当年的故居称谓,如布衣高贤、集贤堂、弹指阁等,既顺理成章,又显得十分亲切。

  应该说,陈园还没有建造完毕,局部营造仍在进行中,园子大轮廓已定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园林美轮美奂,使绝大多数游客们为之惊叹!
  显然,设计者费了心思,每一处空间都作了精心布置,大片湖面、高大楼阁、奇峭山石、深藏的古玩名器、年代久远的名木古树,相互辉映。

  东、西两路格局已成,东路以凌枫阁为核心,高台上的五楹带廊大厅气势轩昂,阁后为一泓池水,波光粼粼,湖北岸,厚德堂滨湖而建,湖水四周,假山叠石,鸟语花香,典雅精致之极,厚德堂的精美无与伦比,这座货真价值的金丝楠木大厅,绝对称得上是“稀世之宝”,园主不辞辛劳,千方百计“抢救”黄山脚下将被拆毁的古宅,再按原来样式将它移居到扬州,据说,当年这幢大宅的主人,许是以“布衣上交天子”而闻名天下的扬州著名盐商江春的亲戚呢!

  西花园中水阁临流,石舫驳岸,弯弯的水上飞虹,幽幽的开敞轩屋,簇拥在一池清水四周,一座二层楼阁据其中,临水平台前悬挂对联:“一曲阳春唤醒午夜梦,两襟面容演尽忠奸情”,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这是戏台,或许,当年高翔家没有这样显豁,但清代盐商酷爱戏曲,拍曲看戏是他们的最爱,宅内有戏楼,家中养戏班,稀松平常得很,要不,哪来四大徽班进京献礼之事呢!扬州园林中出现戏楼,人们并不觉得突兀!

  集贤堂总体尺度不大,因为不大,尽显平民生态,因为陈旧,荟萃盎然古韵,门前的“石犼”、檐下的“挂落”、屋前带小片彩色玻璃的窗棂、室内做工考究的木质躺椅……都是“原汁原味”!
  高翔是否用过这些物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集体展现最大程度还原了昔日平民的生活场景,使进入21世纪的“新新人类”们多了一处“慎终追远”的场所,多了一处弘扬中华文明的课堂,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陈园犹如一个“神秘的睡美人”,在扬州北部甘泉静静地卧着,一睡近20年,如今终于撩开那层美丽面纱,将绝世风华展现给人们,展现给华夏,展现给世界!

  “重门一启惊天下”,这熠熠生辉的大地上的杰作,必将带给人们无尽想象与盼望,诗画扬州 ,醉美甘泉,陈园在扬州等着大家!
  

本文综合网摘自两篇“美篇”的图文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中,一部分图文的作者为退休的“空巢”老人老高,另一部分图文的作者为《中华英才》记者、作家高蓓的独家专访!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266@365网摘分享:扬州陈园(现代仿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