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365南通唐闸.大生纱厂内部(上海博友随拍)

标签:
365南通港闸区唐闸古镇大生纱厂内部 |
“江苏大生集团”的前身是张謇在清朝末期“实业救国、设厂自救”大环境下,创建其“工业王国”大生资本集团的第一个企业“大生纺织公司”(大生纱厂一厂),由此开创了机器纺纱及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生纱厂”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边是不向公众开放的工作场所,但经过和门卫的一番通融后,被允许入内参观!
厂区内的一个纪念地碑,1926年4月,南通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南通独立支部”在唐闸大生纱厂一厂成立,其成员包含六位大生一厂职员和工人,直属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领导!
“大生纱厂”的“国保”成分相当复杂,堪称“乱哄哄的一锅大杂烩”:2006年,南通市区“南通博物苑”内的西馆,也就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以“大生纱厂”之名作为1988年“国三文保”的“南通博物苑”扩展项目跻身“国六文保”,其名下还包含唐闸镇“大生纱厂一厂”本部的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车间厂房、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及镇上由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唐闸实业公立艺徒预教小学”旧址(现唐闸实业小学教学楼),到了2013年“国七文保”公布时,张謇于1904年在其家乡南通海门创办的“南通大生三厂”(现大生第三纺织公司,含钟楼、公事厅、原棉仓库等)“认祖归宗”,加入到脱离“南通博物苑”而单列门户的“大生纱厂”之“国六文保大家庭”中!
“倚锦楼石屏铭”是张謇通过对石屏风的来历和品性描绘,展露自身纯净、正直、高洁的性情,种有几株紫藤,紫藤栽于建厂时的1895年前后,至今已有120年树龄,庭院正中是一尊张謇立像!
张謇是一位从从清末状元发展为民族资本家的近代实业第一人,近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对其有过评介:“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立像后侧的“公事厅”,二层楼的公事厅建于1900年,是当时大生纱厂管理机构的办公楼,现“公事厅”被辟为“江苏大生集团”历史发展陈列室,“公事厅”旁的“专家楼”,“专家楼”建于大生纱厂建厂初期的1897年,专供来厂安装机器的英国专家居住,现“专家楼”被辟为“江苏大生集团”视听室兼接待室,之后在厂区内寻找“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但未找到!
找到了厂区内的“清花车间”厂房,“清花车间”旁的厂区通道,直通西市街上的“江苏大生集团”北门,“清花车间”厂房建于1898年12月,由当时的英国人汤姆设计、上海曹协顺营造厂承建,为南通现存最早近代工业建筑,现“清花车间”还在使用中,“清花”是棉花纺成纱的第一道工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是将原料棉花通过开清棉机械混合、开松、除杂,生产加工成长度、重量合格的棉卷,提供给下一道的梳棉工序进行深加工,“清花车间”外的古、今建筑“对立”!
大生纱厂建于1895年,全高五层22.8米的钟楼建于1915年,原为大生纱厂门楼,主要是给职工上、下班报时之用,大生纱厂钟楼是南通唐闸地区老工业地标性建筑,至今仍发挥着计时功能,大生纱厂钟楼下方的1998年南通“市保”碑!
前一篇:334@365微博分享
后一篇:335@365冬日.“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