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通唐闸公园菊展首次展出、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培育的“彩虹”菊(也有“七彩炫菊”等多个名称),早年曾从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这种彩色菊花培育技术源自日本,近年来中国和日本也有合作、研究、培育这种菊花。
国内多地早已开始展出这种彩虹菊,比如河南开封、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等地都有展出。
然究竟彩虹菊培育技术源自于哪个国家,尚且很难定论,而目前国内也有花艺公司掌握了这项技术,比如上海松江虹华园艺基地培育的七彩菊花,就大多出口到日本,七彩菊花是将一种生物制剂注入菊花植株内,激发菊花内部色彩而产生,目前还没有规模化生产。
这些花,诸如“七彩玫瑰”(据说原产荷兰或高加索地区)等都是花在生长过程中人为干扰,“蓝玫瑰”是基因植入。
而国内花店里售卖的所谓“玫瑰”根本不正宗,大多都是常见的月季通过化学染色的结果。
撰写本文之际,看网上也有说法称,七彩菊花是采用生物炫彩素,通过控制温度、水分、光照、PH值等因素,使菊花根部对色素进行吸引,将多种色彩均匀地呈现在花瓣上,而非普通花朵染色,如将其养于清水中,比一般鲜花保鲜期要长两至三周,七彩菊艳丽的颜色寓意着人生绚烂和生命蓬勃,因此也称“幸福菊”。
《礼记.月令篇》里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里开的花,而在当时菊花都是野生种,且花为黄色。
作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的菊花,素有清寒傲雪的品格,因此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屈原的《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国人有在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吉祥、长寿含义。
根据经典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和《离骚》中也都有菊花的记载。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培育的菊花遍及全球。
赏菊过程中,有细心的观者能看到菊花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形态,这些都是菊花花瓣外观形态所成。
网络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