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妈妈回来又说脖子不舒服,貌似淋巴有点肿,毋庸置疑,就是前天和昨天,被姨妈接走陪同扬州三老外出游玩着凉、疲劳所致,不去又不好(之前去绿博园、水绘园玩过),如若不去,姨妈嘴上不说,心里必然不悦!
当时妈妈已在电话里明确表示以前去过、这次不去玩了,姨妈又说在绿博园里坐游览车(无窗户),加之开车去绿博园和如皋往返途中,车窗也是开着的!
前天早上,我出门前还让她换条厚点的围巾(这种季节戴的),可回来看到,这围巾放在凳上,薄手套也没带,她昨天回来,戴的却是小丝巾,她近些年各种疾病接连不断,可谓“多灾多难”!
这种身体状况本就更该保重些,可如此这般,丝毫不让我们有片刻安宁!不免让人颇为恼火!
日前父母外出,给将于明天返程的扬州三老买特产(姨妈微信说的),先去汉药研究所找其他大夫看嗓子(王主任休息),说是淋巴发炎、也验了血,同时告知不能过多服用抗生素!
近期,妈妈因嗓子不适吃的抗生素够多了,这次又开了三天的量,对她而言,抗生素更是有着极大风险,容易“杀死”白细胞,降低免疫力!
事后我电话联系王主任,她却说此药无效,会有胃肠反应,如此或将重找她再诊治。
何况前两年,她就因癌症而摘除左侧腋下淋巴组织(血液循环不畅),不能过度疲劳、也要锻炼这条手臂......
偏偏父母回来说起,在小区里的居委会门前,妈妈跨在电瓶车上等爸爸去居委会窗口办事,当时电瓶车撑脚没撑,踏板上还放着买给扬州三老的特产(有玻璃瓶),不知怎么,电瓶车就忽然向右倾斜,缓缓倒下,这些特产瓶子也没坏,妈妈也随之坐在地上,手撑着地面,所幸没有大碍!
此时,爸爸刚好从居委会出来,看到了!
据说当时居委会外还停着几辆私家车,电瓶车倒下时,也不知是否剐蹭到旁边一辆白色汽车。
日常若爸爸骑电瓶车带她外出,普遍开得较快,我多次提醒开慢点,如今马路上查电瓶车带人非常严格,而给他们办的公交卡,坐公交相对会安全些!
今晚正是父母邀约,姨妈和舅舅全家,以及扬州三老将在姨夫退休前兼职的珠算博物馆内饭店相聚,目前已知连同扬州三老在内的14人中有几人不来(其中缘由,大家皆知但都不会“说破”),而我也不想去!
前期,姨妈还送来不少、去年7月在浙江天目山上买的无花果、干百合等,这些都已过了1年多,他们居然还没吃掉?!妈妈当时买回的都早已吃完!
妈妈煮粥放过几次这些食物后,出现胃部不适,随后,剩余的全被我坚决扔掉!
太不像话了!这已不是第一回了,试问若出现食物中毒或更严重的后果,姨妈她们会因此承担责任吗?!
苏州的小巷林林总总,有的临街,热闹喧嚣;有的枕河,风貌不减;有的藏于闹市之中,寂静安谧。
经过了岁月洗礼,它们渐渐都被现代化的高楼所遮蔽,被城市的车水马龙所覆盖。
不走进去,就很难知道曾经的苏州,一旦走进去,就好似闯入另一个世界,甚至有不少如今看来狭窄蜿蜒、平淡无奇的小巷子,在千百年前,这儿却曾有着不少深宅大院、富贵之家。
醋库巷,就是这样的一条小巷。
凤凰街一直都是车来车往、热热闹闹的,但从凤凰街邮局边的小巷子一直往西走,不到二十米,就恍然发现一片宁静,静到时间好似都被凝固了。
两边虽是现代小区,却也有些年头了,仍保留着粉墙黛瓦的苏式风情。
它叫醋库巷,顾名思义,自然和醋有关,这条巷子也由来已久。
宋朝时,醋与酒、茶一样需由国家统一管理,当时在这里筑醋库为储醋之所,因以名巷,后来醋库另设别处,但这个巷名却保留下来了。
没有了“醋香”的醋库巷,依然受到官宦绅衿的喜爱,历史上曾深宅大院栉比。
目前知道的资料中,这条几百米的窄巷子就藏了三个大户,最鼎鼎有名的该属顾麟士的“西津别墅”了。
谈到顾家,苏州人大多是知道的,“过云楼”的名气在全国已不言而喻,读城上一系列探访藏书楼中也已经详细介绍过,“过云楼”文化活动的全盛时代正是在顾麟士的手中迎来的。
如今的“西津别墅”中并没有别墅,传说中精巧雅致、出自顾麟士三子顾公柔之手的小洋楼,也早在上世纪末就被拆掉。
走进这醋库巷40号小小的门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角落里的一口废弃老井,青石斑驳,小小一汪倒映出老苏州人的生活。
水井后的内影壁上有砖刻的“西津别墅”,四个隶书大字依稀还能看见当年文人雅集的风采,小廊往里走,据说如今还住着顾麟士的后人。
40号“西津别墅”的大门开在东西向的醋库巷上,朝南;44号柴园的大门则开在醋库巷南北向的支巷,朝西。
柴园最早是潘曾琦的住宅,潘亦是苏州大姓,光绪年间被浙江上虞柴安圃购得,重修扩建后,人称“柴园”。
柴园两千多平米,园中前有鸳鸯厅,后有楠木厅,水池清幽、船厅怡然、山石奇巧、丘壑自具。
据说,楼前石窟门上方有一块怡园主人顾文彬题的“嘉门善祥”砖细门额,醋库巷38号还有一座王氏太原家祠,王氏在苏州亦是名门望族。
巷中的高墙上依然爬满了藤蔓,春夏天时绿意盎然,秋冬到了暖黄枯寂,悄悄走过,不知这样的景色伴着小巷渡过了多少个时光岁月?
苏州的巷子都不长,两三百米的距离就到了西头,曾经这儿还有一座“状元坊”,宋朝淳熙年间,醋库巷的黄由考中了状元,成为宋代222年来苏州出的第一位状元,知府特意建坊表彰,遥想当年,仿佛依稀还能看到当时整个巷子沸腾欢呼的热闹场景。
博文阅读:醋库巷:高墙里的人影绰约、醋库巷
360“图书馆”:寻访苏州小园林:紫兰小筑、西津别墅
紫兰小筑是“苏州四老”之一的周瘦鹃故居
附属阅读:人文 |
或清幽雅致,或身藏不露,苏州这些小巷子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呢?、苏州园林别墅的神秘面纱
前期从一则新闻中看到,醋库巷40号西侧的42号门楣上有“刘园”两字,但大门紧闭,没有说明,不知道会不会与刘大观有关。
刘大观是乾嘉时期的著名文人,也叫刘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邱城(今属河北)人,曾多处为官,著有《玉磬山房诗文集》17卷。
此为这次去醋库巷44号的柴园时,紧邻的42号“刘园”,网上有人说起,这里并非名人旧居,而是现代私家园林,而40号内的“西津别墅”砖雕照壁确是名人旧居遗址(顾麟士旧居、控保建筑),这照壁下确有一口古井还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