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为期十多天的培训一眨眼过去,新学期马上又要开始。我整理了培训中的内容,主要以proverbs和principles为主,一是为了留作纪念,二是为了自己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Teaching others – retention of material is maximized at 90%, while
the retention of lectures is only 5%. That is to say, teaching
others is the best/strongest learning method in some way.
在参观北京十一中学时,在一个教室的墙上就贴着这样一个班级标语: 教授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At any given moment we have two choices: step forward into growth
and step back into safety. ---- Abraham Maslow.
我想这句话不仅适合学生,适合教育,也适合成年世界的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寻求安逸,我们放弃了很多机会,错过了很多机遇,但我们始终原地不动,在别人前行的路途中,我们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中国有一句俗话,不进则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育学生要接受挑战,同时,我们老师我们成年人有信心为了成长step
forward to take challenge.
Everyone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on its ability to clime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it’s stupid. ---- Albert Einstein.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必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才能活得精彩。同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都有自己的弱点和长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
太精辟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只是听,从来没有笔记,所以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就像蜻蜓点水,在大脑中飞驰而过,不能留下长时记忆。人脑就像电脑,要想储存,必须首先有编码编辑,这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笔记的原因。有了保存,就要经常复习,保持比较高的复现率。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在高中学习中,这点显得很重要。在熟悉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学生就能理解加深印象。实践活动更能让学生掌握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我想在加拿大,他们的hear,
see, do肯定有他们更多的含义或者他们独特的含义。在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体现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
Questioning techniques – for remembering/information, for
analyzing, for applying, for evaluating and for
creating.这个问题技巧给我很大的启示。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只是设计几个wh-questions,
它们大部分是关于大意或者细节的,但是在学习这个技巧之后,我们老师的教学策略中可以再添一个亮点,比如说设计一些发散思维的、创新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文文章的基础上,畅所欲言,百家争鸣。
Jigsaw activity – 在活动中,Janice
首先给大家分组,共7组,每组3人,然后给每组发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有7个副标题,你就负责每个副标题的小短文,在规定的时间里,你把握好短文大意和重点,时间结束后,大家交换场地打乱分组,组成3大组,每组7人,在新的小组中,大家都当老师,按照年龄顺序,讲解这篇短文,7人合作之后的结果,就是整合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大意。这就是加拿大的Jigsaw
activity. Very fun.
Arguing with an adolescent is like mud wrestling with a pig – you
both get dirty, but the pig likes it. 在22号的课堂活动中,我们再次共同讨论了classroom
management的话题。我们向外教请教了一个问题,如果学生talk back,
加拿大的老师会怎么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Janice的回答让我很敬佩。一个学生可能对老师出现不尊重的言行,但老师要保持冷静,你可以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她表示shocked,
并且ask “what is wrong with you today?”
然后等待他/她的反应。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像学生一样很愤怒,和学生争吵起来。如果一旦发生争执,那么最后lose face
的是老师。事后找学生have a word,
让他/她写出对于尊重的理解。同时,向其他老师了解这位学生在其他课上的表现,并且观察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最终投其所好,让这位学生感到他是被尊重他是被接纳的。Good
idea,我想这是智慧型老师的处理方法。Ron再次引用Arguing with an adolescent is like mud
wrestling with a pig – you both get dirty, but the pig likes
it.来提醒我们不要和学生发生争执,尊重接纳很重要。
培训学习中,我切身体会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文化,他们的教育更侧重学生的参与,更侧重学生的兴趣热情,更侧重学生的创造性,更侧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他们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因材施教……。相比之下,我们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好。
偷懒了好久终于动笔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我会继续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