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文摘(第五课)“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2022-04-12 18:39:49)
标签:

文化

第五课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篇》

这是古代宗法社会族群内部人际关系的谐调及如何做人重要论述 ,从上、下讨论,上即长辈,下即小辈。

其为人也孝悌”,“其”指示代词。“为”做也,行为。“也”语气词,表示强调。“孝”,善事父母者——《说文》,主要指在血缘关系内小辈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悌”,在血缘关系内平辈之间即兄弟姊妹间的亲近和睦或爱。

“其为人”指处在血亲关系范围内的所有人。

“也孝悌”强调宗族内团结友爱以“孝”和“悌”作为两个重要指标。“孝”是下对上;“悌”是平辈之间。讲上和下对比来谈问题,符合易学阴阳对应的法则,及什么事都要从上、下货内外等来论述。

而好犯上者,鲜矣。”“好”美、善或故意。“犯”犹犬之触,狗对主人的亲近样;挑战、蔑视长者、君王的威严;侵也。“上”长者,父母、上级等。“鲜”鲜明、显而易见;很少。这是讲何为“孝”。善对长者如犬对主人(古代父辈对外人介绍儿女常称为“犬子”),就叫“而好犯上者”,这是显而易见的,故为“鲜”。

不好犯上者”“不”指否定。否定“好犯上者”,即除去对长者的孝以外,就叫“不好犯上者”。

而好作乱者”善待平辈之间的关系,就叫“而好作乱者”。乱:治理。这是讲何为“悌”。

未之有也。”未:古代的一种树木,比喻“繁茂”。“孝悌”是宗族团结繁茂生生不息必须具备的,就叫“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君”,主导、家长、上级。“子”,从属、子女、学生。

“君子”君在前子在后,即君为长者居于主导,子女为小辈是从属于长者的,所以孝是主导,悌则跟从,这是宗法社会中族人严格遵守的伦理次第的根本,就叫“务本”。

本立而道生”,确立并遵守根本,就叫“本立”;然后作为法则或确立为宗法社会的基本伦常,这个伦理为“道”,遵守这个道就叫“道生”。“道生”不是“道”可以生出什么东西,而是说某样事物或形态在条件达到时就可确立了。确立就叫“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孝悌”的强调,就叫“也者”。“仁”从生物学角度看是生命之源,是万物、包括人类延续后代的根。所以,倡导“孝悌”首要看重的是宗族子嗣的得以延续。这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基石,所以把“孝悌”这个法则视为“仁”得以生生不息的保证或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