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与资产评估机构合作中的风险识别及防范建议

(2014-04-05 07:08:44)
标签:

财经

随着商业银行与资产评估公司业务合作的逐渐深入,当前失范的国内信贷评估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笔者在银行信贷工作中时常发现,资产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相应的资产清查程序,存在虚评、高评企业资产情况,将一些实际不存在的原材料、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等计入评估价值,影响了交易价格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个别银行信贷人员盲目信任评估报告,以不实的评估结论作为授信依据,由此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潜在风险。

  笔者结合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实务,拟从分析当前资产评估机构易出现高估的存货、应收账款和存量固定资产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点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资产评估机构易高估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抵押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评估值的失真。评估过程中易高估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点如下:

  1、以存量固定资产进行逐年评估增值,以评估增值增加授信额度。

  评估机构应委托方(主要系借款客户)要求对同一抵押物逐年评估增值,以评估增值增加授信额度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需求,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大多采取客户直接委托评估制,由客户委托并提供评估报告存在较大的制度风险。客观而言,评估机构通常会遵循“谁委托、谁付费,对谁负责”的潜规则。客户直接委托,评估机构容易受其影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评估市场,评估机构本身就是为客户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主体,客户作为评估机构的业务来源,通常处于优势地位,对评估结果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不少借款客户因当初贷款需求低,要求降低标的物估价值,以降低评估与融资成本,一旦后来出现更大贷款需求时,又要求对同一抵押物重新高估,个别评估公司的评估人员受利益驱动,违背职业道德,出具不实评估报告。若银行信贷人员片面采信评估结论,将导致银行过度授信的问题。

  2、存货的虚评、高估问题。

  存货评估的风险在于:一是逐一确定存货的实际数量困难很大,尤其在存货流动性很大的情况下;二是存货的毁损程度、报废的合理性、削价程度以及过期后的使用价值的界定等难以判断;三是异地存货受评估时间、评估费用等因素影响而难以逐一实地盘点。

  鉴于以上原因,个别资产评估公司对于存货的评估并未做到亲自盘点,容易造成存货虚估或高估。

  3、应收账款的虚评、高估问题。

  评估机构通过虚构或高估应收账款,扩大应收账款和相应的销售收入来达到虚增利润、粉饰借款人经营业绩,以满足银行信贷发放相关指标要求,也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评估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其收回的可能性大小的认定。通过函证方式确认应收账款金额,能比较客观地评估应收账款价值。然而,无论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还是从评估委托方和评估人员的时间、精力以及耗费的成本等来看,都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对应收账款余额的评估容易出现高估,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防范抵押物评估风险的几点建议

  1、加强银行业相关人员特别是信贷审查人员评估知识的培训,鼓励员工自学成才。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资产评估的基本要求,掌握影响资产评估价格的因素,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抵押物的评估报告,进而认知抵押物评估值的不同情况对将来变现净值的影响。例如对土地的评估报告,就要把握土地性质是否为出让,如果是划拔土地,要考虑评估价格是否剔除土地出让金等因素。

  同时,对于通过自学取得估价师资质的银行员工,应从中选拔一批德、能、勤、绩俱佳的人员充实到信贷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控制信贷风险服务。

  2、审慎选用资产评估机构。评估机构的选用应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应由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以外的部门,按照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从资质等级、承担责任方式、社会信誉等方面综合考察,择优决定。选定评估机构后,还应同时签订对评估机构的责任条款,对于因后者原因造成的银行信贷资金损失,应有明确约定的赔偿措施。建议选择对执业风险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评估事务所参与抵押估价活动。

  目前,商业银行对评估机构的选择一般由上级行采取“名单”制管理,下级行要求借款客户委托评估机构时只能在“名单”中选择。若发现评估机构与借款客户相互勾结,故意出具不实评估报告造成信贷资产风险损失或重大风险隐患的,建议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从“名单”中予以剔除。

  3、认真审核评估机构对长期挂账或大额应收账款的函证情况。银行信贷人员在调阅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时,首先应确定应收账款函证的对象、范围和方式时是否考虑了如下因素:一是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内部控制运行的好坏;二是应收账款余额的大小和账龄的长短;三是应收账款余额的重要程度。银行信贷人员应对长期挂账不清、余额不大但发生额较大和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余额,保持高度的职业警觉,将此作为函证重点。

  4、密切关注借款客户存货的内部控制状况。银行信贷人员核查存货时,一是要坚持亲自上门实地核实存货真实情况;二是要认真匡算该存货规模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是否匹配,有无异常;三是应注意审查存货的存放时间,对于库存中企业生产已不再需要且存放时间过长,核实是否确属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则不应按材料原价反映存货余额,否则会造成存货余额高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