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上海“浦南重镇”的名号按在金山亭林镇身上确实非常恰当。你要是想去亭林镇走走,那么,不管是去看看镇区的发展新貌,还是去老街怀怀旧,抑或是去溯源当地的古老历史,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收获。
按图上绝对距离,亭林镇可能是金山区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一个镇级行政区了。亭林在解放前后一段时期,均属松江县,后在1960年代中期的松江、金山两县属地大调整中,划给了金山县(同期由松江划给金山的还有枫泾、朱行、漕泾、山阳等乡镇,而泖港则由金山调整给了松江)。
今亭林行政镇的属地北连叶榭,南临张堰,西接新农、朱泾,东部则与奉贤庄行接壤。
亭林地域历史悠久,当时金山成陆筑堤后,海岸几经塌陷,最后在道光年间才形成现今岸线,但亭林区域却始终存在。它的沿革历史有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为证。亭林的古文化遗址在今华亭路77号的亭林公园内,现园内建有良渚出土文物的标志碑、松雪碑和史迹陈列馆等。
在今寺平南路、大通路口的转角处,有一“读书堆”旧迹,系南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隐居地、读书处。
在亭林东街(今复兴东路)有一“古松园”,园中有一株元代杨维桢手植的已有648年历史的罗汉松,被称为“江南第一松”,因杨维桢字铁崖,故该松又名“铁崖松”。
据说原亭林还有宝云寺和楞严塔(又称飞来塔)等八景,但今都已不复存在。
亭林新街由寺平北路、华亭路、新建西路、大慈路等组成,堪称现代、繁华。而老街仍保留有中山街、复兴北路、和平南路、新建北街等小街,均含旧韵。
古镇旧韵

古文化遗址
顾野王读书堆
元代杨维桢手植“
江南第一松”
民国时建造的兴隆桥
宝云桥

亭林镇由亭枫公路、寺平北路口进入
新街——寺平北路

在寺平北路桥上西眺
新街——大慈路

新街——新建西街

亭林市河
老街——中山街
中山街一小巷
老街——新建北街

老街——复兴北路
老街——和平东路

南泖泾流过亭林镇
“读书堆”古迹在寺平南路、大通路口

和平南路

和平东路上一处老房子

一河之隔的和平东路和复兴东路

古松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