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建筑师,曾设计上海国际饭店、美国花旗总会、诺曼底公寓、孙科住宅、沐恩堂等著名建筑的匈牙利人邬达克,他在上海期间共有过四个家:1918年初到上海时他安家在赫德路(今常德路)13号,这里是一套简单的一居室。1922年新婚后的邬达克和妻子同住在在吕西纳路(今利西路)17号,这个融合了欧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建筑风格的别墅,成为其在上海的第二个家,现在已不复存在。1930年,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路57号(今番禺路129号)择地建造自己的新居,这个带有英国乡村风格的住宅,是邬达克在上海曾经拥有的最大的一个家。1938年后,邬达克入住达华公寓,直到其离开上海。
其实,邬达克在建造今番禺路129号挂有“邬达克旧居”字样的这幢老洋房前,先是计划在马路对过的60号为自己建造住宅。后因建造慕而堂(今沐恩堂)时因遭遇困难而得到孙科的资助,邬达克出于报答而低价转让给了孙科,自己则在马路对面另建新居。
新居建于1931年,是三层别墅,占地600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占立面高度近一半,两端是高耸的砖砌烟囱,南立面设对称的山墙造型。哥特式三连列窗、圆拱形大门、深红色高耸的柱状烟囱,都体现了英国都铎式风格。这房子的花园曾经很大,后来被划分给隔壁一所旅游职校当操场了。1931年至1937年,邬达克就居住在这里。






邬达克的番禺路旧居


邬达克雕像



建筑内景(已辟为展区)

这是邬达克旧居的原始设计草图和制作图
邬达克与妻子的肖像图
当时的内景照片




建筑外景









建筑外景

建筑专家对邬达克的赞誉


邬达克旧居——上海优秀历史建筑、长宁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番禺路

邬达克旧居斜对面的原孙科住宅


孙科住宅(此二幅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