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a股财经大势股市金融危机泡沫 |
分类: ◆ 焦点透视 |
时晴时雨,偶尔还要夹带狂风,这就是股票市场的最真实写照。
明明前期调整压力加大,偏偏还要先用新高来蛊惑一下市场亢奋情绪,然后再撕开和善的市场伪装。
明天创业板开板在即,大盘今天则低开低走,死气沉沉,在黯淡的盘面下,唯剩少数的强庄股在自拉自唱。
中国建筑今天解禁,其跳水走势让地产板块挨了一记闷棍,也让大盘情绪低靡不小,整日未能组织起象样的反弹。
明天创业板挂牌交易,会不会被爆炒?
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主板的资金分流预期。
由于创业板属于新制度上的大事情,因此参考一些历史上的重要时段做一个概率分析。
1、B股上市后的表现分析
1992年2月21日开板,当时针对的主要是境外投资者。
1992年4月6日探得阶段性低点,于1992年5月25日探得一波高点。
阶段性调整超过1个月。
当时整个市场处于大幅波动的高度投机状态中。
2、中小板指的走势。
由于中小板指数没有同步数据(可能是指数推出日期较晚的缘故),以002001作为老八股综合指数的代表。
2004年6月25日上市交易,2004年9月13日探得阶段性底部。
阶段性调整时间超过2个月。
当时市场仍然处于大熊市中,2004年4月7日,一轮中级反弹结束,开始新一轮的下跌调整态势。
3、从阶段性恢复IPO以来首只股票上市的情形看,组合性下跌调整是个大概率,除了1991年刚上市的老8股出现中短期的上涨外(注,当时的交易制度和限制较多,参与者稀少,这一点倒可能与目前的创业板氛围有部分上类似),其余1994年的8字头股票,99年的0字头股票,04年的中小板、06年的中国银行上市,都在起步阶段出现了或中期或长期的调整。
——这一点可能与市场认识及筹码收集过程有关联。
4、从创业板的交易规则看,针对的是开盘价的涨跌限制,因此,对市场开盘定位的假设是关键。
开盘价已经包含了市场预期,与发行价无关。
这其中,短期内的指数波动,与市场对募集资金所释放的产能影响不大,更与当时市场所处的氛围关联较大。
过冷,容易产生超预期的制度收益;过热,容易产生短期的套牢。
因此,作为制度性机会的挖掘,时机会显得比较重要,从一些历史统计看,首日获得就获得中期指数机会的概率不大。
主要是原因:
(1)本次创业板同时有28家上市,不象原来的8家上市的习惯。
(2)本次创业板的首日交易制度的异常波动限制,也显示了管理层希望平稳运行一段时间的需要。
(3)筹码收集的过程,市场氛围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概率分析,具体还得市场自己说了算!!
——新浪博客,为本人在网络上的独家原创博客,转载时请注明新浪BLOG出处
http://img.users.51.la/2331294.asp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