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光环,有时一样黑

标签:
股市股票牛股 |
分类: ◆ 投资漫谈 |
从投资大师的身上,我们不光只看到理性的彰显,同样也有激情的澎发,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会让一些投资者感到困惑。
但他们对市场、公司理解的睿智深刻,并无区别,那些形式只是表象上的变化。
比如,有些行业与企业,往往顶着一顶新技术的光环,让一些只注重表面的投资者易掉进成长PE的陷阱。举个例子可以给大家更好地理解:
假设有一个A公司,生产B产品,技术是外购的,固定资产投资10亿,无形资产投资2亿,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无形资产摊销期也为10年,年销售收入20亿,刚开始时其所得税率有优惠(一般是2免3减)产品净利润率可以轻松达到20%,即2亿,现金回笼3亿左右,但是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太快,(3-5年很正常),所以很快该产品就进入生命周期的后段,净利润率迅速下降,但这时折旧和摊销期限均未到,所以要进入下一代产品的生产只有继续投入新的资金,所以自由现金流很容易为负。
对于这样的企业,要非常小心,他们根本不能用PE来估值,特别是小规模的、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更是如此。
如果市场在为该类企业初始的利润欢呼雀跃,并且给一个成长类公司的PE的话,该类企业高管唯一理性的做法就是迅速从市场融资,使其负现金流游戏能够继续玩下去。
该类企业,利润变化趋势是非常脆弱的,利润率从20%降到负数有时是一瞬间的事。这类企业的风险度甚至还要远高于石化等周期类行业。